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
《谒金门》全文
清 / 杨玉衔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金粉地。暖日好风罗绮。装出城中高尺髻。

路厖惊远避。草妒游裙摇翠。烛替愁人垂泪

纵有相思无限字。茫茫何处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垂泪(chuí lèi)的意思:流泪、哭泣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金粉(jīn fěn)的意思:比喻虚荣、浮华的外表。

罗绮(luó qǐ)的意思:形容华丽、绚丽的服饰或景象。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鉴赏

此诗《谒金门》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一幅繁华都市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粉之地的奢华与热闹。

首句“金粉地”点明了地点的富丽堂皇,金粉象征着富贵与华丽,暗示了所在之地的繁华与奢侈。接着“暖日好风罗绮”描绘了温暖的日光和和煦的微风,以及人们穿着华美的罗绮服饰,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活富足的画面。

“装出城中高尺髻”一句,通过女子的发型来展现她们的精致与讲究,高高的发髻是当时流行的装扮,体现了女性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路厖惊远避”形象地描绘了道路两旁的牲畜因人群的喧闹而感到惊恐,远离人群,侧面反映了城市的繁华与热闹。

“草妒游裙摇翠”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绿草似乎嫉妒女子的游裙在风中摇曳生姿,这一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活力给周围环境带来了生机。

“烛替愁人垂泪”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蜡烛代替着愁绪的人们垂泪,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忧愁与情感的复杂。尽管有相思之情无限,但“茫茫何处寄”,表达了相思之情无处寄托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都市生活的繁华与热闹,以及其中蕴含的喜怒哀乐,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杨玉衔
朝代:清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猜你喜欢

效诸将三首·其二

关河日夕羽书传,亿万刍茭悉帑钱。

不为陈师来紫塞,何缘转粟上青天。

至尊减膳龙庭外,诸将忘身虎旅先。

自古足兵谋足食,四方愿祝屡丰年。

(0)

哭亡儿土騄二首·其二

盥栉经旬懒,衣衫渍泪痕。

伶俜馀此日,门户且谁论。

痛我无兄弟,怜渠是冢孙。

昨朝寒食奠,只立黯销魂。

(0)

刘考功公㦷见示夏峰老人书卷属题长歌

夏峰老人双眸空,论交只许刘考功。

长安只字不肯入,尺素突出开心胸。

上言日读数行书,衰老以此酬苍穹。

下言刘君世所望,不为韩富非英雄。

虚堂披对正六月,满天赤日来清风。

老笔生硬转妩媚,直欲处处藏其锋。

良马识途恶荆棘,苍鹰愿击愁樊笼。

江河日下事日变,世无鲁叟谁弥缝?

我闻刘君昔偕隐,携琴荷锸惊老农。

尽散家产别亲串,逝将食力深山中。

若使至今不一出,人间安用双赤松?

待汝他日济时了,把酒问汝将安从?

(0)

渡黄河和大司农韵

秋水轻帆忆此过,故园一卧任蹉跎。

江山乱后重为客,蒲柳新时又渡河。

柔屋几家晨爨少,桃花三月晚潮多。

十年筑舍空民力,忍听劳劳鸿雁歌。

(0)

呈芸斋先生

天宝开元事已陈,风尘宇内老遗民。

偶谈先世频挥涕,为破家园只负薪。

训子八行文不灭,讼冤一疏血犹新。

衣冠古朴人谁识,认是林宗垫角巾。

(0)

题康郎湖忠臣庙壁

草昧龙争日,风云得武臣。

乘时元赤帜,奋迹岂黄巾。

羽檄绥南服,天垣动北辰。

断蛇先谶楚,逐鹿后降秦。

建业王居正,洪都战血新。

旌旗迷过鸟,矢石骇潜鳞。

借箸应无匹,焚舟若有神。

阽危神稷重,仗节死生均。

日月躔双璧,羌戎奠九垠。

君恩五等锡,士气一朝伸。

孙子圭璋在,春秋俎豆陈。

白波吹浩溔,苍瓦覆嶙峋。

往事今为烈,羁人感自真。

临流独横涕,萧瑟对秋旻。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