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目浮云蔽,寒衣早雁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秦地(qín dì)的意思:指秦朝统治的地区,也指统治者的权力范围。
秋气(qiū q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候、气息或氛围。
三秦(sān qí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秦国,泛指古代中国的北方地区。
时菊(shí jú)的意思:比喻才华出众的人或物在适当的时间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心关(xīn guān)的意思:心中的疙瘩或困扰。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 注释
- 岐雍三秦地:指古代的岐山、雍州和三秦地区。
登临:登山临水,此处指登高望远。
客心:游子之心,指离家在外的人的心情。
关外:指函谷关或类似的边关之外。
陇头:指陇山之巅,代指西北地区。
归目:回望的目光。
浮云蔽:形容视线被云雾遮挡。
寒衣:秋衣,暗示季节转换。
早雁:秋季南飞的大雁,象征着季节和思乡之情。
他乡有时菊:异乡偶见的菊花。
故人杯:老朋友的酒杯,表达对友情的怀念。
- 翻译
- 在岐山和雍州这片三秦之地,登高远望真是豪迈无比!
游子的心在关外似乎已与故乡隔绝,秋天的气息从陇头吹来。
回望的目光被浮云遮挡,寒冷的季节已让大雁催促着归程。
身处异乡,偶见秋菊盛开,只想留下来以酒赏花,共忆故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岐州城楼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内心的感慨。开篇三字“岐雍三秦地”便奠定了一种恢宏广阔的意境,展现了岐山一带雄伟的地貌和历史沉淀。紧接着,“登临实壮哉!”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叹与震撼。
然而,这种壮观的景色与诗人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客心关外断”一句透露出诗人作为旅居者的心境孤独,远离家乡,心如悬索。随后“秋气陇头来”则是环境描写与内心感受的交织,秋天的凉意加深了诗人的寂寞。
“归目浮云蔽”,诗人眺望着遥远的地方,心中所思的人和事物仿佛被飘渺的云雾笼罩,增添了一份无尽的怀念与迷离。紧接着,“寒衣早雁催”则是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寒冷的衣着提醒了秋末转冬的气候,而早来的雁鸣声似乎在提醒诗人要抓紧时间准备返乡。
最后两句“他乡有时菊,留赏故人杯”,在异乡偶尔遇见菊花,诗人不禁想起了家乡,留下一杯酒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缅怀。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于家国的深厚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深邃的历史感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瑶台月
闲闲景致,真闲悟清清,方可分付。
元来那个本有,须令坚固。
便结作、一粒金丹,五色明霞敷布。同相守,能相聚。
回光射,返光顾。遭遇。圆成决得,真师举度。
此则助正鲜素。更永永、绵绵响慕。
应知道还处,亘初存住。
逐莹莹瑞彩祥辉,珍宝珞琏琏步。胎仙舞。神仙路。
金童引,玉童谕。堪赴。瑶台月照,琼筵雅聚。
花心动
渐渐东方,渐冲和鲜明,秀灵相接。
渐次转迁南陆,阳晶炽赫。暑炎光晔。
渐令西境金华聚,渐轮在北相凝浃。
渐成悟,渐见四时,怎生拈捻。渐渐须臾岁业。
渐别作仙家,景堪招摄。
渐把气神炼,变真丹就上,愈加调燮。
渐知行入前程路,渐分朗、足开云蹑。
渐无做,渐高道成德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