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戊 子 正 月 廿 一 日 雪 及 半 尺 宋 /曹 勋 晚 讶 争 鸣 白 项 雅 ,梅 风 随 夜 冷 窗 纱 。忽 惊 寒 透 多 年 被 ,不 似 潜 飞 六 出 花 。历 乱 已 应 藏 月 桂 ,糢 糊 无 处 认 山 茶 。朝 来 多 怪 寻 芳 客 ,都 向 东 风 卖 酒 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窗纱(chuāng shā)的意思:窗户上的纱帘,比喻对事物的了解浅薄或见识狭窄。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多年(duō nián)的意思:多年的时间
酒家(jiǔ jiā)的意思:指酒店或酒楼,也可指酒馆或酒坊。
历乱(lì luàn)的意思:历史经历的混乱和动荡。
六出(liù chū)的意思:指一个人出走多次,离开原地的次数较多。
梅风(méi fēng)的意思:梅风是指梅花飘落的风景,用来形容冷冽而寂静的冬天。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山茶(shān chá)的意思:山茶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坚定不移。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寻芳(xún fāng)的意思:寻找芬芳的香味或美好的事物。
月桂(yuè guì)的意思:指功名、荣誉。
争鸣(zhēng míng)的意思:指争论、争辩、争相发表意见。
六出花(liù chū huā)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机智、聪明,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变化。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戊子正月廿一日雪及半尺》,描绘了冬日夜晚降雪的情景。首句"晚讶争鸣白项鸦",以白项鸦的鸣叫反衬雪夜的寂静,展现了雪前的动态氛围。次句"梅风随夜冷窗纱",通过梅花之风与寒冷的夜风结合,烘托出冬夜的清冷。
"忽惊寒透多年被",诗人惊讶于雪的深度,仿佛连多年的被褥都被寒气穿透,形象生动地写出雪的厚重。"不儗潜飞六出花",将雪花比喻为潜行的六出花朵,既描绘了雪的轻盈,又暗示了其悄然无声的特点。
"历乱已应藏月桂",写出了雪覆盖下月桂树的朦胧景象,隐含着月光映照下的雪景之美。"模糊无处认山茶",则描绘了山茶在大雪中的模糊不清,暗示了冬日景色的单调和寂静。
最后两句"朝来多怪寻芳客,都向东风卖酒家",以寻芳客的意外发现和卖酒人家的热闹,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雪后清晨景象的意外之喜,以及对人间烟火气的淡淡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的景象,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歌
诗人赋物善言理,不似庭前格竹子。
当知多识即是学,废目任耳非为美。
我来蓬瀛大海东,探奇直欲穷苍穹。
周诹询度百不厌,肯教过眼烟云空。
采辑郡志二十卷,遗书掇拾行将遍。
犹惭臆断恐失真,订误考疑敢云倦。
贝多罗花诗已讹,琵琶形似终如何。
就中无实难伪托,佛经欲写空槎那。
因阅长庆忽顿悟,辛夷恍与木兰遇。
内白外紫状如莲,点点青杨虫食蠹。
昔人几度上芳舟,不识征帆逐远游。
今日模糊才认得,新翻乐府却风流。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