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衣寒犯雪,倾箧病看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途 中 寄 刘 沆 唐 /方 干 登 车 误 相 远 ,谈 笑 亦 何 因 。路 入 潇 湘 树 ,书 随 巴 蜀 人 。敛 衣 寒 犯 雪 ,倾 箧 病 看 春 。莫 负 髫 年 志 ,清 朝 作 献 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蜀(bā shǔ)的意思:指蜀地,古代巴国与蜀国的合称,泛指巴蜀地区。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髫年(tiáo nián)的意思:指年幼的时候。
敛衣(liǎn yī)的意思:指收拢衣服,表示行为谨慎、节俭。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谈笑(tán xiào)的意思:轻松愉快地交谈、笑谈。
献臣(xiàn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国家、忠诚无私的臣子。
相远(xiāng yuǎn)的意思:相隔遥远,距离远。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 翻译
- 登上车后才发现彼此远离,谈笑间又怎能说明原因。
道路通往那潇水湘江边的树林,书籍伴随着前往巴蜀之地的人。
整理衣裳时寒风侵袭着雪花,打开箱子在病中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不要辜负了年少时的志向,要在清平的朝代成为奉献的臣子。
- 注释
- 登车:上车。
误相远:意外地相互远离。
谈笑:说笑,聊天。
何因:为何,什么原因。
路入:道路通向。
潇湘:潇水和湘江,代指湖南地区。
书随:书籍伴随。
巴蜀人:去往四川的人。
敛衣:整理衣服。
犯雪:遇到雪,被雪侵袭。
倾箧:打开箱子,倾倒出箱中之物,比喻全心投入。
病看春:在病中期待春天。
莫负:不要辜负。
髫年:童年,幼年。
志:志向。
清朝:政治清明的时代。
献臣:忠诚奉献的大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怀念之情。"登车误相远"一句,通过对比车辆行进的方向与自己所处位置的不同,表现了与朋友相隔遥远的无奈感。而"谈笑亦何因"则透露出诗人在回忆与友人的欢乐时光时的心情。
下片"路入潇湘树,书随巴蜀人"继续表达了离别之痛。"敛衣寒犯雪,倾箧病看春"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在严寒中旅途中的孤独与不适,以及期待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最后,"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青春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忠诚服务的决心。这里的"髫年"指的是青年时期,而"清朝作献臣"则展现出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期待与承诺。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人物情感,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友谊、自然以及理想的深切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夜同袁德延骑出宿村家
景落息炎氛,轻策稍相试。
微风送林木,皓月临平地。
路远忘前期,情惬随所至。
田父止我宿,茅屋劝客醉。
起步叩天空,仰对明星次。
一贪鸡黍筵,三叹前贤意。
轩冕愁束缚,江海伤憔悴。
且愿为老农,敢谓辞高位。
明发返故墟,努力看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