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积雪(jī xuě)的意思:指积聚的雪,比喻长时间积累的事物。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猎犬(liè quǎn)的意思:指聪明敏捷的人。
滦阳(luán yá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胆略过人。
鸣鸦(míng yā)的意思:指鸟类的鸣叫声,也比喻声音嘈杂不清、杂乱无章。
问俗(wèn sú)的意思:了解民俗风情,探究世间百态。
阳道(yáng d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的道路,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
远坰(yuǎn jiōng)的意思:指距离很远,相隔甚远。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其一)》描绘了九月时节在滦阳道上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冬季的严寒与自然景观的壮丽。"寒烟暗远坰"一句,以烟雾的昏暗和远方田野的辽阔,渲染出秋末冬初的冷寂气氛。
"有山皆积雪,无水不成冰"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山峦被白雪覆盖,河流冻结成冰的景象,体现出北方冬季的严酷。接下来的"猎犬高于鹿,鸣鸦大似鹰"则通过对比,描绘了动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的状态,猎犬的高大和鸣鸦的似鹰之鸣,都显示出生命的坚韧。
最后两句"欲为风土记,问俗果谁凭"表达了诗人想要记录下这片风土人情的愿望,但又感叹无人能真正了解当地风俗习惯,流露出一种感慨和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