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春至王官铺壁间读时可诗戏次其韵云簿领堆中不举头坐令双鬓欲惊秋苍生未必须安石自为青衫作滞留已而时可见之复次韵解嘲十二月复过此重次前韵》
《仲春至王官铺壁间读时可诗戏次其韵云簿领堆中不举头坐令双鬓欲惊秋苍生未必须安石自为青衫作滞留已而时可见之复次韵解嘲十二月复过此重次前韵》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微官相缚共低头,两见燕南塞草秋。

说向苍生大笑,为谁奔走为谁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大笑(dà xiào)的意思:非常开心地笑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微官(wēi guān)的意思:指官职地位低微的官员或微不足道的官职。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官场束缚与个人自由的思考。诗人赵鼎臣在描述自己的官职束缚时,以“微官相缚共低头”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中的无奈与束缚感。接着,“两见燕南塞草秋”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说向苍生应大笑”,诗人似乎在对百姓发出疑问,是否能理解或接受这种官场的忙碌与奔波,暗含了一种对现实的讽刺。最后,“为谁奔走为谁留”则直白地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流露出对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麦秋和所盘休字韵

片片桃花逐水流,三分春色二分休。

禁烟时节家家雨,种麦田园处处秋。

山际夕阳犹觳觫,林梢晓露忽軥辀。

客中物候催人老,那更分成两地愁。

(0)

次韵答社友

小轩名大隐,粗可供趺坐。

遮眼时翻书,静愿结香火。

似介还似痴,所向与时左。

不践名利途,窃谓志亦果。

人生天地间,世路多坎坷。

成败端有数,巧力不容佐。

昧者迷所之,大似蚁旋磨。

君看禽高飞,翼倦千仞堕。

太刚者易亡,太锐者必挫。

得失相乘除,倚伏两福祸。

顾予何所乐,日晏得高卧。

岂惟七不堪,万事付懒惰。

侪类每见宽,亦不攻其过。

美人如敬翁,学问精而夥。

松柏生涧壑,霜干久长大。

富贵应不免,时有可未可。

何须穷妇吟,再三叹寒饿。

且冀宽此抱,会当有知我。

属和聊写情,暂辍园蔬课。

(0)

七夕竞渡

水马相先急画桡,朱楼红粉宴笙箫。

月中谁念穿綵线,江上齐看夺锦标。

冷眼诸人旁贾勇,争头一鼓喜成谣。

凭谁试展乘槎手,直入银湾看鹊桥。

(0)

避乱至乌岩山赠承节赵公

流水桃花又避秦,诛茅西崦结为邻。

如公尚友浮丘伯,顾我早师梅子真。

棋酒从容新里社,衣冠萧散古遗民。

他年史传收芳迹,应许牵联作隐人。

(0)

太液黄鹄歌

建章宫里春风寒,太液水生池面宽。

中人驰奏黄鹄下,龙旗豹尾临池看。

芹香藻暖鹄得意,左右从官呼万岁。

须臾传诏宴公卿,欢声如雷动天地。

时平宫省游乐多,黄鹄刷羽涵恩波。

小臣珥笔龙墀下,愿继前朝天马歌。

(0)

贺梁溪李先生除右府

虏兵震地喧鼙鼓,黑帜插城遍楼橹。

蔽空戈甲来如云,群盗相随剧豺虎。

胡尘漠漠四壁昏,诸将变名窜军伍。

十万兵噪龙德宫,上皇避狄几无所。

嗣君匹马诣行营,朕躬有罪非君父。

奸臣草表遽书降,身率百官先拜舞。

那知冯道冷笑渠,立晋犹存中国主。

翠华竟作沙漠行,望云顿有关河阻。

九天宫殿郁岧峣,目断离离变禾黍。

生灵日夕望中兴,犹幸君王自神武。

相公特起为苍生,下视萧曹无足数。

词议云涌纷盈庭,群策但以二三取。

老谋大节数子并,行见犁庭灭金虏。

立马常依仗下鸣,日咏杜鹃怀杜甫。

飞鸟犹尊古帝魂,激烈浩歌来义旅。

规模共佐李西平,庙貌不移旧钟簴。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