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衍独庵斯道》
《寄衍独庵斯道》全文
元 / 王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蒲团功向熟,那许业缘侵。

悟道原非佛,论诗却见心。

香红稻米,屋老绿萝岑。

吾亦惟求静,支筇盍远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稻米(dào mǐ)的意思:稻米是指水稻的籽粒,常用于比喻财富、食物等珍贵的东西。

红稻(hóng dào)的意思:红稻指的是稻谷成熟后,稻穗变为红色的景象。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达到了最好的状态或者最佳的时机。

那许(nà xǔ)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多得难以计数。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悟道(wù dào)的意思:指达到了对宇宙、人生、道德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认识和领悟。

香红(xiāng hóng)的意思:指花朵鲜艳而香气浓郁。

业缘(yè yuá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关系或业力的联系。

鉴赏

此诗《寄衍独庵斯道》由元末明初诗人王行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修与诗学的深刻联系,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蒲团功向熟,那许业缘侵”,以“蒲团”象征禅修之地,暗示修行者已将功夫练至炉火纯青,不被世俗杂务所扰。这里的“业缘”则指修行过程中的各种因缘,诗人强调在修行中不应让这些外在因素干扰内心的平静。

颔联“悟道原非佛,论诗却见心”,揭示了悟道并非仅限于佛教教义,而是在于内心深处的理解与感悟。同时,诗人也指出,诗歌创作是窥探人心的窗口,通过文字可以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颈联“钵香红稻米,屋老绿萝岑”,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气息的画面。香烟缭绕的钵中盛着红润的稻米,老屋旁绿萝攀爬,生机盎然。这一联不仅展现了生活的质朴与和谐,也暗喻了诗人追求的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态度。

尾联“吾亦惟求静,支筇盍远寻”,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愿意远离尘嚣,寻找心灵净土的决心。这里的“支筇”意为拄着拐杖行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寻求精神解脱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修、诗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和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行
朝代:元   字:止仲   号:淡如居士   籍贯:元明间苏州府吴县   生辰:1331—1395

(1331—1395)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猜你喜欢

赠冀翁

不到家山二十春,康强又度古稀旬。

怕因乡饮推三老,认作当年绛县人。

(0)

三槐吟

昔闻王氏子,当户植三槐。

草木含灵气,儿孙列上台。

吾家先大父,手泽毓嘉材。

此后花黄候,长安孰往回。

(0)

清明一首

清明春未暮,偕乐及同群。

绿变榆槐火,青归竹木云。

小儿循造化,野马入氤氛。

谁念绵山上,千秋义士坟。

(0)

法王禅林早起二首·其二

不是禅栖水月邻,齑盐岁月反安贫。

老僧休说斋粮少,我佛原为乞食人。

(0)

过白大将军墓二首·其二

石马临风尚欲嘶,松阴犹似阵云低。

忠魂凛凛黄泉下,遥认灵旗指日西。

(0)

秋郊独步

不道萧森气,秋来只一般。

几多芳草色,剩有旧苔斑。

归鸟下寒树,断云开远山。

终年无寸进,未敢忆刀环。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