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山市晴岚》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山市晴岚》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晓雾轻绡捲,岚光抹黛新。

萧条数家聚,三两趁墟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趁墟(chèn xū)的意思:在市场上买卖货物,利用好时机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轻绡(qīng xiāo)的意思:指细薄的纱或丝绸。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数家(shù jiā)的意思:指对多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估、比较,以确定最好的。

条数(tiáo shù)的意思:指数量、数目。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注释
晓雾:清晨的雾气。
轻绡:轻薄的丝织物,比喻雾气的轻盈。
岚光:山间早晨的雾气或光影。
抹黛新:像新描的黛色眉毛,形容山色清新。
萧条:荒凉、稀疏。
数家聚:几户人家聚集。
墟人:赶集的人。
翻译
清晨的薄雾像轻纱般慢慢散开,山间的光线如新描的黛色眉黛般明亮。
村庄显得荒凉而零散,只有几家聚集在一起,三两个赶集的人穿梭其中。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野之美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早晨景象的清新与宁静。

“晓雾轻绡捲”一句,以轻柔的语调捕捉了拂晓时分薄雾缥绵升腾的情形,如同轻纱被慢慢卷起,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岚光抹黛新”,则是对山色与晨光交织后所呈现出的生机勃勃进行描摹。这里的“抹”字用得巧妙,形象地表达了晨光在山峦间流转,如同细心地涂抹着天然的墨彩,使景色焕然一新。

下片“萧条数家聚”,通过对树木稀疏与人家聚集的描述,传递出一种恬淡自在的情趣。这里的“萧条”二字,不仅形容了树木的形态,更暗示了一种清高脱俗的意境。而“三两趁墟人”,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生动描绘,人们在这宁静的山野间进行日常活动,显得悠然自得。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热爱。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三十

廓达灵根非向背,不关南岳与天台。

父母未生前一著,香严击竹始迷开。

(0)

金竹峰

双桧高亭亭,遥见百里外。

恍疑香烟幢,亦若羽葆盖。

秀色何其多,贞心固常在。

化龙想非难,坐待风雨会。

(0)

周草窗命题异人爪搯仙境图

幽斋众客多清娱,弁翁开卷示此图。

细画纤纤比毛发,老眼眴转视若无。

须臾神定乃能辨,蓬山圆峤连方壶。

山川盘纡体势远,楼观缥缈棼桴铺。

霓旌羽盖蔽空日,云軿鹤驭交天衢。

瑰丽绮错千万状,一一尽与人间殊。

弁翁指陈更详悉,言是澄江惠氏所宝之旧物。

昔有道人方外来,暮夜延之入其室。

萧然独卧无灯明,时闻爪甲铿有声。

明发道人不知处,但见桶底搯画成。

吾知道人非小巧,物物之中存幻眇。

更于爪画两俱忘,当与道人同一笑。

(0)

投宿山家

山家忘四时,力作倦还息。

鸦鸣知欲曙,鸡栖念当夕。

两男皆长成,尽解供赋役。

季女方及笄,亦复能纺绩。

老翁独无事,醉饱岸巾帻。

喜客到柴扉,扫室具枕席。

枣栗非外求,园蔬更堪摘。

殷勤话生理,颇觉计自得。

我生独何为,转徙常寄食。

语残灯欲死,草际虫啧啧。

(0)

大水后作

田家望西成,弥月雨霖霔。

流潦迷川泽,粳稻尽漂淤。

牛犬奔崇丘,鸡亦栖高树。

室庐毕沈没,野老无归处。

大家还急租,官中未蠲赋。

妻子多转徙,天高不可吁。

但愿吾皇知,圣恩加咻喔。

下诏发仓廪,赈恤散红腐。

不唯赤子活,亦使根本固。

八表皆归仁,万岁永终誉。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三十四

去年七月十五,去去留之不住。

今年七月十五,住住推之不去。

去也师子翻身,住也象王回顾。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