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之迷蹊人,慕顾祇旧阪。
扁旁真赤帜,所立示所本。
不置(bù zhì)的意思:不表态,不明确立场或态度
策勋(cè xūn)的意思:指为了获得功勋而制定的计策或计划。
赤帜(chì zhì)的意思:指明方向或立场的标志或象征。
初服(chū fú)的意思:指刚开始穿戴上衣服,也比喻刚刚开始做某项工作或担任某个职务。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胡宁(hú níng)的意思:指人心不定,言行不一致。
九畹(jiǔ wǎn)的意思:九畹指田地的面积,表示广阔、辽阔的意思。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慕顾(mù gù)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敬仰,极其崇拜。
农人(nóng rén)的意思:指农民,也可引申为勤劳朴实的人。
缱绻(qiǎn quǎn)的意思:形容纠结、纷扰不断,没有尽头或解脱的状况。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荣荣(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充满荣耀的样子。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无亦(wú yì)的意思:没有别的,仅此一个
意爱(yì ài)的意思:指关心、关怀、爱护。
诗中蕴含深沉的哲理和对知识渴望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尘世纷扰以及书籍世界的独到见解与情怀。首句“诗书不策勋”直指诗人对书籍的依赖与信仰,如同不离身边的法宝。而“岁月忽已晚”则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力感。
“堕此尘网,吾行其既远”一句,将世俗纷争比作尘网,表明诗人虽身处其中,但心向往着超脱尘世的自由之道。接着,“胡宁于书事,意爱犹缱绻”则揭示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情感,如同迷恋一般难以自拔。
“况之迷蹊人,慕顾祇旧阪”此句中,对于那些迷失方向的人,诗人表示出一种怜悯与怀念,他们如同徘徊在旧时的山坂上,不知何去。紧接着,“扁旁真赤帜,所立示所本”一句,以鲜明的红色旗帜象征着诗人的立场和信念,即便是在尘世纷争中,也要坚守初心。
“又如农人心,终不置穮蓘”此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执着,就如同农人对于耕作的专注,不会轻易放弃。随后,“晞发茅檐下,荣荣兰九畹”一句,则以自然景象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初服苟未替,无亦惊晼晚”表达了诗人对于新旧更迭的思考,即便是在年华老去时,也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追求。而最后,“所逢非所安,吾庐盍云返”则是对归宿与精神家园的渴望,诗人希望能找到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
这首诗通过对书籍世界的深情描述和对尘世纷争的超脱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守。
旧院东林,沧桑陵谷,翻云覆雨方晴。
一朝营造,救度也耎薨。
丽泽规模整肃,祠堂内、丹艧梁楹。
惊相告、俄傅檄至,不日报功成。
丙寅,夏四月,中丞北上,迫趣王程。
过林间停辙,讲道杨亭。
今岁戊辰春日,云旗风马忽来迎。
到门后,龟山降席,促膝话平生。
我过堂前,一翁危坐,凛若明神。
看头颅如雪,居然总角;丰容柔娈,未琢天真。
俄报一翁堂下至,俨肃肃,峨冠博带身。
群相羡,是先朝故老,当代完人。
溯源厥惟曰孝,孝子后更有忠臣。
叹发肤顶踵,皆君之赐:全归全受,且慰吾亲。
国破君亡何所有?留一发,聊将挽万钧。
那知后日,祠坛配祀,俎豆莘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