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霞(cán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余晖已经减弱,但仍然残留的红霞。

粉艳(fěn yàn)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娇美。

荷花(hé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或文化修养深厚。

画槛(huà kǎn)的意思:指用画笔勾勒出门槛,比喻有才能的人因为受制约而不能施展才华。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临鉴(lín jiàn)的意思:指观察、借鉴、参考,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艇子(tǐng zǐ)的意思:指小船或小艇。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霞明(xiá míng)的意思:指太阳初升时,云雾散尽,霞光明亮的景象。比喻事物初露端倪,即将显露出来。

小山(xiǎo shān)的意思:指小而不起眼的山,比喻平凡、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注释
冉冉:袅袅升动貌。
临鉴:对镜。
绿盘:喻荷叶。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后湖上的清新秋景。"凭画槛",诗人倚靠栏杆远眺,雨后的空气洗去了秋天的厚重,使得景色更加淡雅。"隔水残霞明冉冉",远处的水面映照着一抹淡淡的晚霞,光影悠然。"小山三四点",可能是远处几点山影,也可能是湖中的几点岛屿,显得朦胧而迷人。

"艇子几时同泛"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游湖上的期待,那份闲适与惬意跃然纸上。"待折荷花临鉴",想象着在湖边折取荷花,欣赏倒映在水中的美景,更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日日绿盘疏粉艳",形容荷花盛开,如同绿色的盘子上点缀着稀疏的粉色花朵,清新脱俗。

最后,"西风无处减"暗示了时光流转,即使西风渐起,也无法削减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留恋和对相聚的渴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泊舟维扬寄秦巡简兄芝庭六章·其四

亦复蓟门聚,愁歌托楚骚。

水香搴薜荔,春暖种樱桃。

风雨思乡远,星辰对酒高。

不堪行乐地,蛩语已蓬蒿。

(0)

舟中怀都门故人诗三十绝句·其二十

拥书作壁恣纵横,划掌河源九派清。

近代文章如画虎,悔将一第徇狂名。

(0)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七

偶逢碧山人,碧萝系为带。

论道无牴牾,与交万形外。

天绳悬寸蟾,其光烛鸿荟。

可怜盲眼人,索灵到枯蔡。

五岳囿其胸,不如拳石大。

未闻三霄鸾,寻栖向烟壒。

(0)

下厂宝松庵二章·其二

与佛默申约,还时当再来。

高下东篱花,俟我来时开。

禅律持神明,空山尊形骸。

孰令吾有缘,而不拒遭猜。

过堂担笋奴,似了乐与哀。

缠命愁妻孥,托此姓名埋。

仰看林外天,一隙穿穷厓。

可惜厓势欹,难筑凌风台。

我今入山去,试险投芒鞋。

愿仗彼佛力,安护终无乖。

(0)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五十二

贱子滞京国,轻重无一毛。

止固不我驱,行亦谁见招?

祥鸾集华阙,山鹬非其曹。

文采亦自绚,卑贱安足豪?

伏棘与矜炫,徒为弋者嘲。

回翔近白云,青天仍尔高。

(0)

哭徐编修师得短言二十八章拉杂写哀不能成篇幅也又何暇于文·其二十七

犹幸来时生,得与死时别。

和泪倾酒浆,后当长决绝。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