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
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
场圃(cháng pǔ)的意思:指农田或庄稼地。
代耕(dài gēng)的意思:代替别人耕种田地。
沟塍(gōu chéng)的意思:指沟渠和田垄。比喻平凡的事物或平凡的人。
季子(jì zǐ)的意思:季子指的是季节的变化,也可指季节之间的过渡时期。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精舍(jīng shè)的意思: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井税(jǐng shuì)的意思:指农民交纳的税收。
廪给(lǐn gěi)的意思:指国家或官府供给的粮食、薪饷等福利待遇。
罗列(luó liè)的意思:详细列举或陈述。
铭勋(míng xūn)的意思:铭记忠勇的事迹或功绩。
明命(míng mìng)的意思:指明确的命令或指示。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内顾(nèi gù)的意思:内顾指的是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内部事务,不关心外部的事物。
南亩(nán mǔ)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的田地。
前贤(qián xián)的意思:指古代有才德的先贤和前辈人物。
樵牧(qiáo mù)的意思:指贫苦人家为了生活,不得已放弃家园,离开故乡到外地谋生。
顷岁(qǐng suì)的意思:短暂的时间,一年之间。
秋泉(qiū quán)的意思:指秋天的泉水,比喻文采或才情出众的人。
缺然(quē rán)的意思:缺乏、不足的样子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田里(tián lǐ)的意思:指人们在耕种、种植等农田里的活动。
田夫(tián fū)的意思:指农民,也可引申为勤劳的人。
涂涂(tú tú)的意思:形容颜色混杂、杂乱无章。
咸阳(xián yáng)的意思:指人们的各种情感、行为都是多样的,不可预测。
乡耋(xiāng dié)的意思:指老年人在故乡度过晚年。
谐因(xié yī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因素或条件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良好的效果或结果。
雄才(xióng cái)的意思:指才智出众、才能卓越的人。
一廛(yī chán)的意思:形容规模庞大、数量众多。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缨络(yīng luò)的意思:指衣服上的绳子和扣子,比喻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
昭陵(zhāo líng)的意思:指明亡国之事,警示后人。
珍鲜(zhēn xiān)的意思:指珍贵而新鲜的事物或物品。
贞坚(zhēn jiān)的意思:指坚守正道,保持纯洁的品德和态度。
致辞(zhì cí)的意思:在公开场合表达意见或演讲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昭陵,途经咸阳田地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尊重,以及对于古人“禄代耕”和“食为天”的生活哲学的赞同。
开篇“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诗人自己在文学上的自谦之情。接着,“伊予此南亩,数已踰前贤”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拥有的一片田地感到满足,并认为自己的成就已经超过了古代贤人。
“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态度,以及对于生命中所承担责任的坚守。“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则是诗人在耕作之余,手不释卷地学习和思考,反思自身的不足。
“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一句,说明了诗人对土地的耕耘已经持续多年。随后,“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则是诗人在参拜昭陵的过程中,有幸到达了咸阳城郊的田野。
“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两句,描绘了当地农民对于诗人的尊敬和欢迎。他们纷纷上前致意,表达着对诗人到来的喜悦。“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则是对田野收获丰富的赞美,以及农产品的新鲜可口。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两句,表达了对于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认识,以及食物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这些话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土地和劳动的尊重与赞美。
“自惭廪给厚,谅使井税先”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对于自身享有的物质条件感到不够谦逊,并意识到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水利和粮食的征收问题。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两句,通过对田野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接下来的“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则是对一片荒废的古木和清泉旁精舍的描述。
最后,“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找到心灵的平静。全诗以“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作结,表明诗人最终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寻找一片田园之地,以此作为自己的归宿。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田园生活,更通过对自然和农业的赞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