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游(biān yóu)的意思:边边角角地游玩。
春生(ch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由于春天的到来而生长、发展。
汉女(hàn nǚ)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气节的女性。
孔融(kǒng r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聪明才智过人。
磨灭(mó miè)的意思:磨灭指的是被磨掉、磨没、消灭。
庞公(páng g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庞大宏伟,规模巨大。
吐红(tǔ hóng)的意思:形容极度愤怒或羞恼。
习池(xí chí)的意思:指学习的场所或机构。
下问(xià wèn)的意思:指向下级或下属询问情况。
岘首(xiàn shǒu)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首先受到攻击的地方。
游汉(yóu hàn)的意思:指游历四方,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 注释
- 岘首:地名,位于湖北襄阳,此处指春天开始的地方。
拂水:轻轻触碰水面。
渚边:水中小洲边。
庞公:庞德公,东汉时期的隐士。
怀中刺:比喻心中的才智或抱负。
孔融:东汉名士,以才识著称。
- 翻译
- 春天在岘首山东方兴起,最先感受到习池的微风温暖。
水面轻拂,初显绿色,树林尚未展现出红色的花朵。
湖边,汉代女子游玩,询问着桑下的隐士庞公。
心中隐藏的锋芒,曾经向孔融展示过,如今已磨灭无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和生活情趣。"春生岘首东,先煖习池风"写出了春天气息在山头和水边缓缓扩散的场景,春风温暖而柔和,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则描绘了植物开始萌芽,但树木尚未呈现出鲜明的春色。这里的"拂"字形象地表达了水边草木在春风中轻柔摇曳的情状。
接下来的"渚边游汉女,桑下问庞公"转入了人物活动的描写。"渚"是小河或溪流的意思,这里指的是襄阳附近的一处水域。"汉女"可能是一位生活在当地的女子,她在溪边游玩时遇到了"庞公",后者可能是一位耆宿或有知识的人物。桑树下问候的情景展现了古人闲适自得的田园风光。
最后两句"磨灭怀中刺,曾将示孔融"则带有一种历史典故的意味。在古代,刺是用来记事的一种工具,这里提到的"怀中刺"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物品,它被磨灭,或许象征着时间流逝和往事已过。而"曾将示孔融"则是说这位诗人或主人公曾经向著名的文学家、政客孔融展示过这个磨灭的刺,可能是在谈论历史变迁或者是表达某种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春意盎然、人文风俗并存的画面,同时也蕴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深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