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篁几人不成林,古树犹无鸦可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荒野中的古树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寂寥与深邃之美。
首句“脩篁几人不成林”,以“脩篁”(修长的竹子)起笔,暗示了环境的空旷与孤独,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然而,“几人不成林”则在对比中透露出一种遗憾与无奈,似乎在说即使修长的竹子也难以形成一片茂密的森林,暗喻了生命力的匮乏或环境的孤寂。
次句“古树犹无鸦可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古树本应是鸟儿栖息之所,但如今连一只乌鸦都找不到,更显出环境的荒凉与生命的凋零。这一句通过“犹无”二字,强调了这种状态的持续性与不可逆转性。
第三句“谁道秋来多寂寞”,转而提出疑问,似乎在对前两句的描述进行反思。它质疑了外界对于秋天多寂寞的普遍看法,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这份孤独的复杂情感——既感到悲哀,又可能从中感受到了某种独特的美或价值。
最后一句“寒郊烟霭望中深”,以“寒郊”(寒冷的郊外)和“烟霭”(烟雾缭绕的景象)描绘出一幅深邃而又略带神秘的秋日画面。在这样的景色中,“望中深”不仅指视觉上的深远,也可能是心灵上的深入探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荒野中古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一种独特韵味,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与美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
修行锻炼,休觅婴和姹。
认取本元初,起尘埃、须除莫惹。
常生正觉,宜向触来看,绝人情,去浮嚣,俗事般般舍。
长行坦荡,闲里调和假。
空里做真修,恁清清、泠泠脱洒。
日中静损,真正合虚无,乐逍遥,趣闲闲,步步无生也。
神光灿
茫茫苦海,逐浪飘沦,痴如蜂蜜蛾灯。
一向迷迷,妻妾儿女恩情。
遭他恁般系绊,限临头、独赴泉冥。
如省悟,弃浮华恩爱,处静修行。
细细尘情疏减,渐栖心养气,隐迹埋名。
淡饭粗衣,默默保炼灵明。
迤而真人现也,向无中、金玉成形。
大丹熟,这一灵真性,永永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