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沙不绝,风与雪兼来。
草得春犹白,鸿侵夏始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戍守将士的关怀。
“困马榆关北,那堪落景催。”这里,诗人以一个具体的场景开篇,设置情境。困难中的马匹在榆关之北,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那堪,即是那可,意指边塞地名,而“落景”则暗示着秋天已深,时间的流逝催促着行人的心情。
“路行沙不绝,风与雪兼来。”诗人接着描写了旅途中的艰难。道路上不断的黄沙和突然袭来的风雪,使得行走更加困顿,这些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萧瑟哀伤之感。
“草得春犹白,鸿侵夏始回。”这里诗人通过对草色与鸟迹的观察,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无常。即使是到了春天,草色仍旧带着白色,显示出边塞地区气候的严酷;而鸿雁(大雁)在夏季才开始返回,这种现象也映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远行者的思念。
“行人莫远入,戍角有馀哀。”最后两句是对过往行人的告诫。诗人提醒那些将要踏上旅程的人不要深入边塞之地,因为在那里的戍楼之上,还残留着过去战事的哀伤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的乡愁与对边疆将士的关切。
迢递西江路,炎蒸六月天。
蒲萄香满瓮,杨柳绿当筵。
争讼趋王烈,飞书羡鲁连。
龙光南斗际,鹢彩北风前。
金缕高歌续,琼楼列宴联。
寸心随去棹,双眼望归鞭。
池沼游鱼乐,云霄别鹤骞。
紫荆看复合,胜事照青编。
结构依茂林,开轩面青嶂。
浮岚变朝采,宿雨经池上。
春阳正和煦,生意日条畅。
径草绿已繁,皋兰叶初放。
脩翰摩烟霄,游鳞泳清涨。
动息皆自然,至理妙无象。
遗纷便静观,寂寞谐所尚。
偃仰丘壑间,中情无得丧。
枯篁漠漠吹北风,黄河水流凝不通。
大孙手持白鸾尾,扫尽琪花舞碧空。
昆山玉碎琼楼裂,老龙起舞惊明月。
应是游魂不觉寒,醉吟纸帐春云热。
东家娇娘厌桃李,学绣宫花锁窗里。
冷袖擎来欲细观,隔帘火气催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