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竹林与禅寺的和谐景象,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句“谁种筼筜翠扫天”,以“筼筜”(一种竹子)的翠绿映衬天空,仿佛是有人精心种植,使得竹林如同翠绿的屏障,覆盖了整个天空,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次句“拟将风月度流年”,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竹林中的清风明月,作为时光流逝的见证,寄托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当轩便是真如境”,轩,即竹轩,此处指竹林中的一处静谧之所。诗人认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便能体验到佛家所说的“真如”境界,即内心达到纯净、平和的状态,远离尘世的烦恼。
最后一句“到岸何须般若船”,“到岸”比喻达到某种境界,“般若船”源自佛教用语,象征智慧之舟。诗人在此表达,无需借助外在的智慧之舟,只要心怀清净,就能自然地达到内心的彼岸,体现了禅宗中“自悟”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竹林与禅寺所蕴含的自然之美与精神境界,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梅寄周纯臣
秋风日日吹芳草,山北山南迹如扫。
江梅一夜暗将春,疏影横斜水边道。
道逢驿使江南归,袖中袖出天香老。
英姿独步霜雪中,清癯只为风流早。
婆罗门引.再游仙潭薛氏园亭
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萧萧红蓼西风。
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
念吹箫人去,明月楼空。遥山万重。望寸碧、想眉峰。
翠钿琼珰谩好,谁适为容。
凄凉怀抱,算此际、唯我与君同。凝泪际、目送征鸿。
洞仙歌.庆县宰
洪崖仙裔,接武浮丘袂。佩玉长裾下尘世。
东寻山水,独抱一琴来锦里。不犯人间宫祉。
城山堂宇静,百丈楼高,湖海元龙浩然气。
初度启初筵,昼永堂垂,笙鹤铿、轰出云际。
问雅乐、何时献三雍,待汉殿明年,日长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