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得中餐饱,疏泉注茗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时(cháng shí)的意思:常常、经常的时间
得中(dé zhōng)的意思:得中意味着达到目标、取得成功。
眷属(juàn shǔ)的意思:指家属、亲属,特指军人的家人。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箬笠(ruò lì)的意思:指对人的称颂和赞美。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松门(sōng mén)的意思:指门户松散,不严密。
相外(xiāng wài)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事物之间差异极大,互不相同。
云峰(yún fēng)的意思:云峰是一个形容词成语,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能力等非常突出。
中餐(zhōng cān)的意思:指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特指午餐或晚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僧侣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诗人陈子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位志趣相投者的日常交往与心灵契合。
首句“常时住山意,独与老夫论”,点明了僧侣的生活方式和与老者(这里指诗人自己)的交流,暗示了他们之间超越世俗的对话与理解。接着,“眷属恒相外,云峰觉尔尊”两句,表达了僧侣远离尘世纷扰,与云雾缭绕的山峰为伴,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被诗人视为一种尊贵的存在。
“向人求箬笠,并鸟过松门”描绘了僧侣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无论是对生活的必需品如箬笠的寻求,还是对周围环境的观察,都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尊重。“度得中餐饱,疏泉注茗根”则展示了僧侣在自然中寻找食物与饮茶的乐趣,通过“度得”一词,强调了僧侣在自然中寻找食物的过程,而“疏泉注茗根”则形象地描绘了在清澈的泉水旁煮茶的情景,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侣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与诗人之间超越物质的深厚友谊,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