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襄阳为背景,通过“诫虎碑”的故事,寓意深刻。诗人李俊民借古喻今,旨在警示人们行事不可过于激进,应以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
首句“未除不必烦周处”,引用了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意在说明在处理问题时,不应盲目行动,而应在充分考虑后采取适当措施。这里的“周处”象征着解决问题的勇猛与果断,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行动之前需审慎思考,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伤害。
次句“欲刺何须待卞庄”,则以卞庄子刺虎的故事为喻,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卞庄子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刺杀,而非贸然行事。这句诗告诫我们在面对挑战或对手时,应耐心等待,寻找最有利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达到目的。
后两句“入市如羊听命去,至今无害到襄阳”,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羊群进入市场,任人宰割的画面。这里将襄阳比喻为市场,羊群代表了无辜者或弱小势力,暗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弱者往往容易受到伤害。然而,由于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最终并未遭受损害。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是对当下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提醒人们在面对强权或不公时,应保持警惕,采取合理的策略保护自己,避免成为他人的牺牲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巧妙地传达了智慧、策略与时机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环境中自我保护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仲时南归
壮志九年人事足,奇书千卷客囊空。
穷通自在身谋外,取舍谁堪士论中。
休叹盐车千里骥,且誇天汉一帆风。
忙拖双履云边兴,更与何人作醉翁。
试院中秋夜月
秋色中分夜,金行旺气中。
迩遐人望别,内外桂华同。
澄澈曾经雨,娉婷欲御风。
三人欢已断,犹锁武成宫。
送衡州太守
几度明庭聚又分,玉皇香落众中闻。
忽抛桂玉泛隋水,便拥旌麾穿楚云。
岣嵝山高寻禹志,蒹葭江远忆韩文。
随车多少南飞雁,先向秋风得使君。
送方彦稽解元
壶公山下多伟人,尝谓方寸无纤尘。
双眼孤鹰在霄汉,俯视燕雀尤有神。
两冠群英出微妙,失第春官恬自笑。
归去壶公山下游,长须肩上何所忧。
远烟万剂实行橐,置此雅好吾无求。
松轩日午片石冷,水中天小云油油。
时复窥影且自遣,毫末造化同春秋。
可能含蓄南国意,洗我滞思如清流。
方握齐纨却新暑,明月团团满寰宇。
马上尘沙摇不开,空羡江湖鹭轻举。
勿因世俗还低头,义理所在无今古。
生死只系箪豆中,谁为万钟移出处。
六翮冲天观一飞,所养先须微贱时。
尉氏五题·其一蔡相庙
范叔脱身车箦间,一言悟主才所难。
死齐辱贾逐四贵,合为昭王留武安。
万里青云虽自致,燕客相寻亦天意。
琅琅乘机叙消息,能使先生谨承德。
愿归相印臣不如,结绶怀金岂劳力。
富贵只资唇舌能,休笑魋颜与挛膝。
人生遭遇合有时,羁旅入秦谁与知。
揽权数月何为惧,非义所安人或恶。
四十三年雄俊间,归与不归函谷关。
孤坟却使郑人看,只恐燕昭由此还。
千古英灵果何往,人间祸福空相访。
春入祠庭燕御风,交龙旌堕香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