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自之失,但见他人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处(àn chù)的意思:指在暗地里、不为人知的地方。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见外(jiàn wài)的意思:感到陌生或不熟悉,对待别人客气拘束,不敢放得开。
迷醉(mí zuì)的意思:形容心神陶醉、沉迷其中。
人学(rén xué)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现行(xiàn xíng)的意思:指当前正在执行或实行的制度、法律、政策等。
行时(xíng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特定的时刻表现出色,或者在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自身错误与他人问题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圣人之学的深刻反思。
首句“瞋恚现行时,无明所迷醉”,描绘了人在愤怒情绪爆发时的状态,被无知(无明)所蒙蔽,无法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反而将矛头指向他人。这种现象如同一个人处于黑暗之中,只能看到外部的事物,却看不见自己身后的景象,形象地展示了自我认知的局限性。
接下来,“不知自之失,但见他人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我中心的视角,人们往往在自己的错误面前视而不见,却能轻易发现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这种行为模式反映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盲点和偏见。
最后,“如人在暗处,见外不见里”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描绘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在自我认知的黑暗中,人们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了深入自我内心去理解与反省的重要性。
“大哉圣人学,事事必求己”则表达了对圣人之道的崇敬与追求。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他们能够超越常人的局限,事事反躬自省,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他人或外界。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极高要求,也是对社会和谐与道德进步的深刻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类在面对自我与他人关系时的常见心理误区,以及寻求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内省与道德修养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病中述怀
抱疢颓檐下,嗒然徒自伤。
饥或恣所食,热或解我裳。
但适一时快,岂顾今日殃。
至人谨天和,动息皆有常。
保疾如保婴,肯使邪沴戕。
嗟予昧所守,从欲不知防。
淹淹百病侵,坐使须发苍。
一身自弗理,欲恃药石良。
苟居庙堂上,曷致斯民康。
送胡仲长分韵得游字
当今逢掖徒,正学称冕旒。
及门二三子,孰为夏与游。
英英古荣彦,文彩珊瑚钩。
又若九苞雏,不与鸡鹜俦。
江城岁华晏,朔风袭重裘。
陟岵复陟屺,凄然翻百忧。
扣门来别我,执袂不可留。
相送出崇墉,揽辔心悠悠。
乌鸟啼远林,白云被荒丘。
物情固所感,正学宜继修。
题于仲宽耕乐轩
道在情可娱,业安心足适。
自昔超迈姿,栖栖依稼穑。
伊人负幽趣,蚤岁任民职。
一朝解组绶,万里来蛮貊。
世虑幸己忘,躬耕期戮力。
谋生效子真,遗安慕庞德。
宠辱了不知,寒暑任更易。
但愿岁功熙,永言遂怡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