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夜三首·其三》
《雨夜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云闇黄昏雨,风凄九月秋。

老便安坐久,用即置书休。

知命无念虚心自不愁。

三年同此兴,中夜一灯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坐(ān zuò)的意思:稳定地坐着,不动或不离开

便安(biàn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平静安逸,没有烦恼。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无念(wú niàn)的意思:没有任何杂念,心无旁骛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知命(zhī mìng)的意思:接受自己的命运,不抱怨或反抗。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的宁静与深思。首句“云闇黄昏雨”,以昏暗的云层和绵绵细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沉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风凄九月秋”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界的肃杀之气,将读者带入一个秋意浓重、风声凄厉的夜晚。

诗人通过“老便安坐久,用即置书休”两句,展现了自己在这样的夜晚选择静坐,远离尘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知命应无念,虚心自不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和内心的平和。他认为,了解并接受命运的安排,保持心灵的空灵与谦逊,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忧虑和烦恼。

最后,“三年同此兴,中夜一灯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连结。在这三年间,诗人与某种情感或活动保持着一致的兴趣,即使是在深夜,一盏孤灯也能陪伴他度过孤独的时光,体现出深厚的情感寄托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时的独特感悟和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三子诗·其一何吾周襄武

何生抱殊尚,本自竹林人。

被褐怀珠玉,素心一何敦。

文章丽云汉,英姿薄秋旻。

磊落视千古,慷慨怀酸辛。

悲歌吐清响,微言蹑飞尘。

烈士有馀感,古人多素风。

是岂慕自贵,胸怀良有凭。

弱冠早相得,壮年谊逾深。

往往称才学,鸣声俱及晨。

廓落心独远,荆榛道弥尊。

愿为双飞龙,矫翼同轩腾。

皓首以为期,于焉见平生。

(0)

春思·其一

悲心悬夜月,思泪掩罗巾。

惭愧堂前燕,双栖故似人。

(0)

岁朝

海日凝寒生紫烟,门庭几度揭红笺。

鸠车竹马儿童市,椒酌辛盘兄弟筵。

头插梅花人蹴鞠,架悬绒线院鞦韆。

万方尽祝君王寿,一个苍生借一年。

(0)

燕子矶

燕子矶头巀嵲开,当矶渤浪隐春雷。

龙盘地拥三山动,虎踞江连万里来。

上下水天涵日月,参差云树隐楼台。

扬帆未得穷登眺,独倚蓬窗漫举杯。

(0)

梁未央读友人梅花诗便为惊绝诗以广之

玉壶清影望弥赊,横笛吴江楚水涯。

冷彻一枝冰作骨,高悬千尺碧笼纱。

寒山欲谱林和靖,春草难忘谢永嘉。

君有广平最佳句,未应五月问梅花。

(0)

送孙公子还贵州

铁城凉风夜萧瑟,把酒酣歌情转剧。

相期双翮付青云,骊驹夜动何匆逼。

忆昔思亲万里趋,苜蓿斋头何所适。

吾师青毡一局寒,公子怀中双白璧。

锋露宁缘锥处囊,青天倚剑生颜色。

同调终当流水知,襟期共对能相识。

天下有情师与汝,岂但通家称莫逆。

行酒清斋续夜灯,梅花片片芬瑶席。

却言公子思南归,乍别同心增怆咽。

马首牵丝游子肠,羊城后夜先相忆。

虽然鸿鹄飞高天,安能膝下长侍侧。

丈夫出门耐风霜,逆旅穷愁应不惜。

扬帆且复赋新诗,粤山嵯峨粤水碧。

醉看百越几山川,何似梁州旧风物。

碧鸡归复故乡时,岭云为衣花作骨。

谁当远道寄相思,何以相逢在北极。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