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鼎(bǎo dǐng)的意思:指宝贵的器物或重要的职位。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阊阖(chāng hé)的意思:形容声音喧哗、繁杂。
鼎成(dǐ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极致,达到最佳状态。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樵夫(qiáo fū)的意思:指樵夫的生活艰苦,形容人生困苦或贫苦。
三登(sān dēng)的意思:三次登上
胜情(shèng qíng)的意思:形容情感或意志的胜利或战胜。
耆旧(qí jiù)的意思:指年老物旧,形容东西或人的年代久远,破旧不堪。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谈道(tán dào)的意思:指谈论道义或讲述道理。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无外(wú wài)的意思:没有其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仙乡(xiān xiāng)的意思:指仙境、仙界,也用来形容美好的家乡或理想中的居住地。
知兵(zhī bīng)的意思:了解军队、兵器和战争的知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下统一、国家繁荣的景象,展现了百姓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家思想的认同。诗中“万国依无外”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四海之内皆为一家,国家统一的盛况。“三登颂太平”则进一步强调了国家连续三次庆祝盛世的辉煌时刻。
“樵夫亦谈道,耆旧莫知兵”这两句,通过普通百姓和老一辈人的视角,反映了社会的安宁与和谐。樵夫谈论的是道家的哲学思想,而老一辈人则不再谈论战争,这象征着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云去仙乡远,龙来宝鼎成”则运用了神话般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云飘向遥远的仙境,象征着人们心灵的升华;龙降临于宝鼎之上,预示着吉祥和尊贵的到来。
最后,“西风动阊阖,哀涕不胜情”描绘了一幅在秋风中,人们面对盛世即将逝去的哀伤场景。阊阖,古代传说中的天门,这里借指国家的兴衰更替。哀涕,表达了人们对国家繁荣不再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描绘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以及人民幸福生活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
胆样银瓶玉样梅,此枝折得未全开。
为怜落莫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过雨天犹湿,新晴月尚寒。
悬知晓妆好,破雾急来看。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岭花袍紫不知名,涧草茸青取次生。
便是常州草虫本,只无蚱蜢与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