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白雁(bái yàn)的意思:指白色的雁鸟,比喻离别的情景或离散的友情。
鬓鬒(bìn zhěn)的意思:鬓发凌乱,形容悲伤或疲惫的样子。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楚山(chǔ shān)的意思:指楚国的山,用来比喻高耸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灯人(dēng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黑暗中拿着灯笼前行,形容一个人孤身一人,没有伴侣或同伴。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风扫(fēng sǎo)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扫荡一切。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挂牵(guà qiān)的意思:挂念、牵挂。
寒生(hán shēng)的意思:指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形容人在贫苦困难的条件下长大。
红枣(hóng zǎo)的意思: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金粉(jīn fěn)的意思:比喻虚荣、浮华的外表。
旧院(jiù yuàn)的意思:指旧时的官邸或寺庙,也用来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旧时代的风尚。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牵牛(qiān niú)的意思:指引、带领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或方法。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谁行(shuí xíng)的意思: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怀疑或不信任。
天杪(tiān miǎo)的意思:指天空高远无边。
无影(wú yǐng)的意思:没有影子,形容人或事物没有踪迹或不留痕迹。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行古(xíng gǔ)的意思:指按照古代的规范或标准行事,追求古风古韵。
倚赖(yǐ lài)的意思:依靠、依赖他人的支持或帮助。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竹几(zhú jǐ)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如竹子一样高耸挺拔,不屈不挠。
做梦(zuò mèng)的意思:形容不切实际的幻想或不现实的想法。
这首宋词《贺新郎·其一》秋晓,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作品,以秋日清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寂寥而富有深意的画面。词的开篇“渺渺啼鸦了”,通过描绘鸦鸟的叫声渐渐消失,渲染出清晨的宁静。接着,“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描绘了辽阔的天空下,寒冷的秋风吹过陡峭的小岛,五湖之上晨雾弥漫,展现出秋日的清冷。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两句,通过孤灯照着竹几,暗示了词人的孤独和梦境,以及远方古道上传来的马嘶声,勾勒出一种寂寥的旅人形象。词人起身“起搔首、窥星多少”,表现出对未知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描绘了月色朦胧,篱笆上没有影子,只有几朵青花点缀,显得秋夜格外清淡。词人借“秋太淡,添红枣”表达对生活的渴望,希望以甜蜜的红枣来增添一些暖意。
下半部分,词人的情感转向愁绪,“愁痕倚赖西风扫”写愁绪似乎只能依靠秋风来消解。随着时光流逝,“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词人感叹岁月催人老去。在旧院中,“金粉屏边醉倒”,他借酒浇愁,但心中却充满“计无此、中年怀抱”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江南的思念,以及对无法实现的愿望的遗憾。结尾“烟未敛,楚山杳”以烟雾未散、远方山峦模糊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内心的迷茫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晓为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生活、岁月和远方的深深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驾轺老子久婆娑,坐听笙歌拥绮罗。
十里西凉忆如意,百年南国比流梭。
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
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灯频问夜如何。
夜半军书尚掣铃,想应攲枕梦难成。
新凉颇复欺长夏,旧事何妨阅短檠。
人说文衡真有托,公于诗卷若为评。
复襄遗迹今如许,试考当时六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