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昔游》
《昔游》全文
唐 / 徐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昔游红杏苑,今隐刺桐村。

岁计悬僧债,科名负国恩。

不书胝渐稳,频镊鬓无根

惟有邦事年年尚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邦事(bā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的大事,国家的重要事务。

负国(fù guó)的意思:指对国家不忠诚,背叛国家利益。

国恩(guó ēn)的意思:国家的恩德或恩惠。

科名(kē míng)的意思:科学家的名字,指代有才能和学问的人。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镊鬓(niè bìn)的意思:修整胡须和刘海。形容人的容貌整洁美好。

尚存(shàng cún)的意思:仍然存在,尚未消失或灭亡

岁计(suì jì)的意思:根据年龄的计算来推测一个人的才智和能力。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无根(wú gēn)的意思:没有根基或基础,形容事物不稳固或不牢靠。

杏苑(xìng yuàn)的意思:指人口稠密、繁华的地方。

志尚(zhì shàng)的意思:志向高远,品味高尚。

注释
昔:从前。
游:游览。
红杏苑:古代皇家园林,以红杏花著名。
今:现在。
隐:隐居。
刺桐村:可能指代一个以刺桐树为主要特征的村庄。
岁计:生活所需。
僧债:僧侣的借贷。
科名:科举功名。
负:辜负。
国恩:国家的期望或恩赐。
书:记录。
胝:老茧,这里指辛勤劳作。
渐稳:逐渐稳定。
镊:镊子,用来拔除白发。
鬓:鬓角的头发。
经邦:治理国家。
志尚:志向。
存:留存。
翻译
昔日游历在红杏花盛开的园林,如今我隐居在刺桐树环绕的村庄。
每年的生活依靠着僧侣们的借贷度日,科举功名辜负了国家的期望。
不再记录日益增多的劳苦,频繁拔去白发却无法阻止它们生长。
只剩下治理国家的大事,我的志向仍然年复一年地留存心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繁华落寞到隐居田园的生活转变。"昔游红杏苑,今隐刺桐村"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场所,表达了诗人由追求世俗享乐到归隐山林的心路变化。"岁计悬僧债,科名负国恩"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时光中未了的事务和责任心仍然挂念。

接下来的"不书胝渐稳,频镊鬓无根"显示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不安与矛盾,他虽然放弃了尘世的纷争,但内心深处对于稳固的生活基础的渴望并未完全释然。"惟有经邦事,年年志尚存"则表明尽管身处寂寞,但对于国家大事和民族兴衰的关怀仍旧如故,这也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在隐居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

作者介绍
徐夤

徐夤
朝代:唐   籍贯:福建莆田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猜你喜欢

春日登五羊城楼眺望因寄溪上友人

翩翩归雁过扶胥,独客登楼俯大虚。

涨海波声天外尽,平原烟色柳中疏。

浮云越巂千峰迥,霸气秦关万里馀。

却忆故人南海上,相将骑鹿访茅庐。

(0)

过曲阜阙里谒孔庙

阙里抠衣地,中天紫气舒。

自怜草莽客,幸礼圣人居。

道在千秋日,功成六籍书。

金丝犹可听,俯仰意何如。

(0)

送毕国美之吉州

章江秋色早,君去意如何。

二水青螺出,千山紫气多。

登楼窥竹月,把酒听渔歌。

远客题书尺,还能念薜萝。

(0)

乙丑元日阙门瞻望

宫殿雪初消,祥光满圣朝。

千官鸳鹭集,百乐凤皇调。

晓鹊栖珠树,冰花散玉桥。

中天回首处,御辇驾云霄。

(0)

王黄二子将有行期过访客舍

风尘倦客不胜悲,把袂三秋问去期。

枕上不堪千里梦,尊前又赋四愁诗。

西风雁过华阳馆,北极霜飘太液池。

金谷黄花还共赏,天涯谁许便分离。

(0)

初去故园留别诸友

风烟一以别,把酒恋同游。

人去江楼晚,帆飞海国秋。

青山驰远梦,黄菊动离愁。

曾是沧洲客,能无念白鸥。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