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背嵩峰紫,春添洛水喧。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王 殿 丞 西 京 签 判 宋 /司 马 光 清 白 世 风 存 ,王 公 复 有 孙 。挺 生 如 玉 树 ,不 竭 似 淮 源 。日 背 嵩 峰 紫 ,春 添 洛 水 喧 。幕 中 多 胜 友 ,肯 使 负 芳 樽 。
- 注释
- 清白:指高尚纯洁的道德品质。
王公:古代对贵族或显赫人物的称呼。
复:再次,重新。
孙:孙子,这里泛指后代。
挺生:出类拔萃,卓然出众。
玉树:比喻人品高洁,才华出众。
不竭:永不枯竭,源源不断的。
淮源:淮河的源头,象征丰富资源。
嵩峰:指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
紫:形容夕阳或山色的紫色。
洛水:古代中国河流,流经洛阳。
喧:喧闹,声音大。
幕中:幕府之中,指官署或团体内部。
胜友:优秀的朋友,知己。
肯:愿意,岂肯。
负:辜负,对不起。
- 翻译
- 清白的世风依然存在,贵族之家又有了新的子孙。
他出生得如同玉树般挺拔,才情犹如淮河源头源源不断。
每日夕阳映照着嵩山紫色的峰顶,春天到来更增添了洛水的喧闹声。
幕僚之中有许多杰出的朋友,他们怎肯让我辜负美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送王殿丞西京签判》。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王殿丞西行赴任时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谊。
“清白世风存”,表达了希望世间保持清白之风,体现出作者对于纯洁气节的向往与赞赏。接下来的“王公复有孙”,则是对王殿丞家庭的祝福,期望他的家族繁衍兴旺。
“挺生如玉树,不竭似淮源”这两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品和才华比作挺拔如玉的树木,以及源远流长的河水,形象地描绘了王殿丞的高尚品格和深厚学问。
“日背嵩峰紫,春添洛水喧”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嵩山(即华山)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五岳之首,这里用“日背嵩峰紫”来表达王殿丞将要离开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而“春添洛水喧”,则是指到了春天,洛河两岸生机勃勃的声音也随之增多。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王殿丞离别之情。
最后,“幕中多胜友,肯使负芳樽”表达了作者与王殿丞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他未来的期许和祝福。这里的“幕中多胜友”,意味着在官场上有许多贤能之士;而“肯使负芳樽”,则是希望王殿丞能够承载起美好的愿望和重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期许,以及对其未来充满信心的心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眉山胡宰喜雪
龙公试手发阴机,琐定愁云阵不飞。
老树垂垂低欲压,稚苗薿薿烂生辉。
穷冬莫厌诗筒数,富岁先占讼缿稀。
拟待明朝约清赏,剡溪兴尽酒船归。
送翁灵舒赴越帅分韵得欲字
越峰罗四围,越水镜相烛。
我昔扁舟来,十日看不足。
天垂禹祠旁,海入秦望曲。
荒寒暝色归,牛背下鸲鹆。
兴亡百粤乡,俛仰千载俗。
恨我劣风骚,眼到笔不属。
君今挟此游,万象困搜斸。
有类古趫将,敌勍乃所欲。
市驱羲献军,降竖元贺纛。
策勋六义右,正始渺丝粟。
秋风吹虫声,桂菊渐结束。
京华万种身,聚散棋着局。
吾徒日夕偕,文字当杯醁。
奈何夺此翁,为我谢州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