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树》
《双树》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吾庐双好树,簇簇浮烟

急雨仍堪倚,斜阳不废眠。

山童扫叶稚子莫惊蝉。

俗态幽寂柴门赖素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簇簇(cù cù)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浮烟(fú y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扫叶(sǎo yè)的意思:比喻只看表面,不深究内情。

山童(shān tóng)的意思:山中的孩子,比喻不谙世事的人或幼稚的人。

俗态(sú tài)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低俗、庸俗,缺乏修养和教养。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幽寂(yōu jì)的意思:幽静、寂静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吾庐双好树”开篇,点明了居所旁有两株美好的树木,它们与周围的烟雾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急雨仍堪倚,斜阳不废眠”,通过雨天和夕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即使在风雨交加或日落之时,也能安然自得,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山童勤扫叶,稚子莫惊蝉”两句,通过儿童的日常活动,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和谐。孩子们忙碌地清扫落叶,对周围的小昆虫也充满了好奇与尊重,没有惊扰它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俗态轻幽寂,柴门赖素偏”,诗人感慨于世俗的喧嚣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美好,而自己这扇简朴的柴门,却成了心灵避世的所在,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思考。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江山胜槩楼为龙虎黄希石作

仙人元自好楼居,快展江山极目初。

天上孙登一弦曲,云中梁鹄八分书。

金明海岫晨暾发,玉奏风涛夜籁虚。

跪席焚香疑有待,麻姑行按小方诸。

(0)

晋彦博士以诗索和甚愧率然观者勿笑其窘步

凿涧盛春雨,新流绕舍前。

何当留太白,相与学思玄。

碧洞无人扫,丹梯有路缘。

催诗苦云迫,莫笑竦鸢肩。

(0)

玄洲倡和十首·其十玉像龛

瑞仪温比玉,宝帔曲流光。

稽首大司命,料理住金乡。

(0)

玄洲倡和十首·其五桐华源

华林清散景,丹水碧凝脂。

落叶秋无数,玄都懒寄诗。

(0)

雨中山行

湿云拖雨过前山,远树冥冥烟雾间。

碎石乱流人不渡,晚来惟有一僧还。

(0)

秋日即事

风静林塘好,波光一鉴开。

金鱼穿绿藻,翠竹映苍苔。

幽草锄还长,驯禽去复来。

时清公事简,冠盖日徘徊。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