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仍堪倚,斜阳不废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簇簇(cù cù)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浮烟(fú y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扫叶(sǎo yè)的意思:比喻只看表面,不深究内情。
山童(shān tóng)的意思:山中的孩子,比喻不谙世事的人或幼稚的人。
俗态(sú tài)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低俗、庸俗,缺乏修养和教养。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幽寂(yōu jì)的意思:幽静、寂静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吾庐双好树”开篇,点明了居所旁有两株美好的树木,它们与周围的烟雾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急雨仍堪倚,斜阳不废眠”,通过雨天和夕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即使在风雨交加或日落之时,也能安然自得,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山童勤扫叶,稚子莫惊蝉”两句,通过儿童的日常活动,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和谐。孩子们忙碌地清扫落叶,对周围的小昆虫也充满了好奇与尊重,没有惊扰它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俗态轻幽寂,柴门赖素偏”,诗人感慨于世俗的喧嚣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美好,而自己这扇简朴的柴门,却成了心灵避世的所在,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