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哀诗·其一许侍郎》
《三哀诗·其一许侍郎》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骞超奉使归来,谁信深宫祸已胎。

直到燎原方扑火,可怜聚市竟成雷。

国殇他日宜同传,款局从今更乏才。

江上分携垂廿载,平生文酒总堪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分携(fēn xié)的意思:分离、分开

奉使(fèng shǐ)的意思:按照命令或派遣去做某事。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国殇(guó shāng)的意思:指国家因战争而死去的人民。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款局(kuǎn jú)的意思:指人情世故的手段、技巧或策略。

燎原(liáo yuán)的意思:燎原是一个四字成语,表示火势猛烈,迅速蔓延。比喻势力蔓延,迅速扩大。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上分(shàng fèn)的意思:指通过某种手段或方式获得更高的分数、地位或声誉。

深宫(shēn gōng)的意思:指宫殿深远而隐秘,也可比喻权力中心的内部。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文酒(wén jiǔ)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会时所饮的酒,也比喻文人雅士的交际活动。

直到(zhí dào)的意思:表示一直持续到某个时间点或某个情况发生。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陈宝琛所作的《三哀诗》中的第一首,题为“许侍郎”。诗中表达了对许侍郎出使归来后国家局势动荡,深宫之内已隐藏祸患的感慨。诗人以“骞超奉使乍归来”开篇,暗示了许侍郎的任务结束,然而国内形势并不平静。

“谁信深宫祸已胎”一句揭示了宫廷内部可能存在的危机,暗示着灾难的种子已经悄然萌发。“直到燎原方扑火”进一步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比喻灾难如火势蔓延,直到无法控制时才开始试图扑灭。“可怜聚市竟成雷”描绘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市场上的喧嚣仿佛变成了雷霆之怒。

“国殇他日宜同传”表达了对国家悲剧的共同铭记,希望后人能理解并记住这段艰难时期。“款局从今更乏才”则指出国家在人才方面的匮乏,难以应对这样的困境。“江上分携垂廿载”回忆了与许侍郎的分别已有二十年,时间之长令人感叹。“平生文酒总堪哀”最后总结,诗人认为许侍郎的一生经历和他们的友情都充满了哀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晚清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以及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二十三叠韵,学使所居为南园,豹君方伯与新学使沈君子封皆能诗

飞虹双跨隔河楼,尽把南园古迹收。

五夜德星占上界,一时名士聚南州。

风神落落王平子,文采翩翩沈隐侯。

不负昔贤坛坫地,江山休送别离愁。

(0)

四叠前韵

聊共曹参日饮醇,东风沉醉不知春。

此身未愿谋三窟,吾学原期敌万人。

细柳军筹寻剧孟,流苏步帐拥娇陈。

年来豪兴都消尽,已署头衔号逸民。

(0)

论诗次铁庐韵·其五

北派南宗各自誇,可能流响脱淫哇。

诗中果有真王在,四海何妨共一家。

(0)

论诗次铁庐韵·其四

台上风云发浩歌,不须猛士再蒐罗。

拔山妄费重瞳力,夜半虞兮唱奈何。

(0)

论诗次铁庐韵·其三

新筑诗中大舞台,侏儒几辈剧堪哀。

即今开幕推神手,要选人天绝代才。

(0)

题红拂图

平生愿作虬髯客,人道才如李药师。

独对丹青洒雄泪,不曾真受美人知。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