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禅定(chán dìng)的意思:指心境平静安宁,思维专注集中的状态。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孤高(gū g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高傲孤立,不愿与他人交往。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降魔(xiáng mó)的意思:指消除邪恶势力、除去魔障。
钜公(jù gōng)的意思:指大公无私,宽宏大量。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少林(shǎo lí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具有极高的武术水平或出色的技能。
神力(shén lì)的意思:指超出常人的力量或能力。
生类(shēng lèi)的意思:与众不同,独特的存在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缘业(yuán yè)的意思:指命运、缘分所定的职业或事业。
暂尔(zàn ěr)的意思:短暂的时间;片刻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转蓬(zhuǎn péng)的意思:指人事变化无常,转瞬即逝。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淮所作的《用同字韵奉方外交洽南洲》,虽然题目中提及了"奉方外交洽南洲",但诗句内容并未直接描述这一主题,而是通过描绘瞿昙(即释迦牟尼)的形象和禅定修行的意境,表达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人生的淡然态度。首句"每羡瞿昙旧法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敬仰,"孤高不与世人同"则体现了瞿昙的高尚品格。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降魔神力归禅定"和"破钝钤槌属钜公",赞美了佛法的智慧和力量,以及禅修者的沉静与智慧。
"杖锡影摇沧海月"描绘了僧人出行时的景象,杖锡随行,月光倒映在海面,显得神秘而宁静;"袈裟香度少林风"则借少林寺的禅风,暗示佛法的深入人心。最后两句"几年暂尔酬缘业,却笑浮生类转蓬",诗人感慨自己暂时投身尘世,履行缘分,但内心深处对人生无常的看法使他以微笑看待如飘蓬般浮沉不定的世俗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天平山
吴会括众山,戢戢不可数。
其间号天平,突兀为之主。
杰然镇西南,群岭争拱辅。
吾知造物意,必以屏大府。
清溪至其下,仰视势飞舞。
伟石如长人,坚立欲言语。
扪萝缘险磴,烂漫松竹古。
中腰有危亭,前对绀壁举。
石窦落玉泉,泠泠四时雨。
源生白云间,颜色若粉乳。
旱年或播洒,润可足九土。
奈何但泓澄,未为应龙取。
予方弃尘中,岩壑素自许。
盘桓择雄胜,至此快心膂。
庶得耳目清,终甘死于虎。
某伏蒙宫师相公杜寄示新居诗斋沐捧读不胜铭叹某谨成拙诗一章上纪盛德粗伸谢意
年至即还政,贤哉近古稀。
明哲冠四辅,谋猷翊万微。
名遂身乃退,意确天弗违。
奇节焕青简,遗法在黄扉。
仁里开新第,德宇翔采翚。
宴宅俭有制,丘墙高可依。
雅言重金鼎,清音繁玉徽。
一览近观徼,三复终研几。
私橐永缄秘,蔀室增光辉。
信矣贤人业,发于君子机。
孤生怀绛帐,引颈咏缁衣。
圣神方图任,日冀东山归。
乱后别苏州人诗
徘徊睇阊阖,怅望机姑苏。
慨矣嗟荒运,悲哉惜霸图。
子常终覆郢,宰嚭遂亡吴。
石陨星方暗,山崩川自枯。
周京摧棫朴,汉社落枌榆。
宫毁无巢燕,城空馀堞乌。
兹邦号端委,多士自相趋。
照庑同燕石,光车等魏珠。
言离已惆怅,念别更踟蹰。
若访任公子,求余东海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