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乡村田野的生动景象,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畅好春天特遂情”,开篇便以饱满的情感描绘出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仿佛大自然的情愫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这里的“畅好”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春天带来的畅快与喜悦。
接着,“鸣鸠唤雨鹊呼晴”一句,通过两种常见鸟类的活动,巧妙地展现了天气的变化。鸣鸠的叫声似乎在呼唤雨水,而喜鹊的啼鸣则预示着晴朗天气的到来。这种生动的场景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理解。
“紫扉半掩无人管,趁润郊原尽力耕。”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耕的繁忙景象。紫扉,此处可能是指农具或农舍的门,半掩的状态暗示着农事的繁忙,无人看管却依然有序进行。农夫们趁着春雨滋润的时机,在广阔的田野上辛勤耕作,展现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劳动画面。这里不仅赞美了农民的勤劳,也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是清代乡村田园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三山彭鹤林
瞻彼鹤林,在彼无诸。鼓山之下,螺江之隅。
瞻彼鹤林,在彼长乐。嵩山之上,螺江之角。
一别鹤林,春聿云杪。青山之外,落花啼鸟。
一望鹤林,回首千里。斜阳之外,白云流水。
日复一日,思我鹤林。雁断鱼沉,实伤我心。
江天暮雪
冻云垂地风栗冽,万里江天暮飞雪。
九华何处正嶙峋,琼树瑶林斗明洁。
扁舟突兀依寒芦,朝来残酒犹半壶。
夜寒独酌不成醉,卧听宿雁鸣相呼。
诗三百三首·其二四二
上人心猛利,一闻便知妙。
中流心清净,审思云甚要。
下士钝暗痴,顽皮最难裂。
直待血淋头,始知自摧灭。
看取开眼贼,闹市集人决。
死尸弃如尘,此时向谁说。
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段截。
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