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鳏亲父子,尚脱井廪酷。
- 注释
- 西伯:指周文王姬昌,因其曾被封于西岐,故称西伯。
羑里:古地名,商朝监狱,周文王曾被囚禁于此。
瞽鳏:瞎眼的老人和孤儿,泛指弱势群体。
井廪:井指水井,廪指仓库,代指生活基本需求。
昏主:昏庸的君主。
飞祸:突然降临的灾祸。
致命:坚持到底,不顾一切。
戮:侮辱或杀害。
- 翻译
- 人们常常怀疑周文王,怎么会遭受羑里的羞辱。
即使是瞎眼的老人和孤儿,也能从困苦中逃脱出井和粮仓的苦难。
即使君主再贤明,也无法预测突如其来的灾祸。
坚持自己的信念直至生命尽头,即使处境艰难也不会被屈辱杀害。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品质的高度赞扬。在这段文字中,诗人通过历史上的西伯羑里之辱,以及瞽鳏父子被迫跳井的悲惨故事,强调了即使在极端不幸的情况下,也应该坚守自己的节操,不为外界压力所动摇。
“士常疑西伯”开篇便引出历史上著名的忠诚典故,表明诗人对于忠诚者的高度认同。接着,“何至羑里辱”一句则是对西伯在羑里的遭遇表示不解和遗憾,羑里之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用来强调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也应该坚守正义。
“瞽鳏亲父子,尚脱井廪酷”进一步加深了这种主题。瞽鳏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其父子被迫跳井自尽,这个故事在中国古代以其悲惨著称,诗人通过这个例子表达了对忠诚者的赞美,即便是在生死攸关的关头,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
“昏主虽圣臣,飞祸安可卜”一句则是说即使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有才德之臣也会遭遇灾难,这种灾难如同天降,不可预测。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忠诚者在不公正环境下所面临困境的同情。
最后,“致命遂其志,虽穷不为戮”则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意味着即使献出生命,也要坚持自己的意志和信念,绝不因为贫穷困顿而改变初衷。这一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品质的崇高评价。
总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历史事件强调了忠诚与节操的重要性,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所动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庆清朝.春光明媚,抚景怀人,偶成此解
新柳搓烟,暖风熨草,东皇著意安排。
莺啼燕语小园,红紫催开。
又是花朝近也,秋千双索影徘徊。
轻尘外,谁家冶伴,戏蝶归来。
惆怅琐窗朱户,自挂帆人去,蛛网尘埃。
眉山一角,翠颦多少愁怀。
向晚薄寒料峭,半帘疏雨润苍苔。
凝情处,栏杆十二,敲遍鸾钗。
玉蝴蝶.舟中
载著万千离思,几声柔橹,一片飞花。
昨梦团圞,灯火犹照还家。
隔迢递、几行烟树,同落泊、几点昏鸦。恨添些。
池塘芳草,从此天涯。堪嗟。
辞巢燕子,随春归去,身似浮楂。
遥听烟中人语,去路还赊。
更何方、绿杨桥畔,声隐约、低按红牙。却憎它。
蓬窗商妇,还弄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