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其五》全文
- 注释
- 天:指天空。
踰:越过。
铁勒: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偏:特别。
无夜:没有黑夜。
地:大地。
扶桑:古代东方神话中的太阳升起之处,象征极远之地。
民首:人民的心头。
黔:偏远、边远。
心自白:内心坦荡。
诗书:诗歌和书籍,代指文化知识。
万古:永远、千秋万代。
不忧秦:不因秦朝的统治而担忧。
- 翻译
- 天空越过铁勒之地就没有夜晚,大地延伸到扶桑之地还有人居住。
人民的心头忧虑自己,即使在偏远之地也保持着清明,诗书流传万世,从未因秦朝而担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特的景象,"天踰铁勒偏无夜",形象地展现了边疆之地如铁勒之地,夜晚似乎被超越,天空明亮异常。"地到扶桑更有人"则将视线延伸至东方的尽头,象征着地域辽阔,人烟不断。诗人接着强调人民的精神状态,"民首自黔心自白",意指即使身处偏远,人民的心灵依然纯洁,内心坦荡。最后,诗人以"诗书万古不忧秦"作结,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信仰,认为它们是抵御任何强权,包括秦朝那样的历史时期,永恒的力量源泉。整首诗寓含了对人民智慧和精神力量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乘槎亭
海天秋雾暗乘槎,风响空山浪卷沙。
杳杳橹声何处客,一帆冲雨暗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