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规》
《子规》全文
宋 / 徐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羽类游魂,哀多属曙昏。

一时亡国恨,千古人言

山竹已应裂,野花犹更繁。

昔曾令杜甫再拜忆君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杜甫(dù fǔ)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文采斐然。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亡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灭亡或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游魂(yóu hún)的意思:指离开尸体的灵魂在世间游荡。

羽类(yǔ lèi)的意思:形容羽毛丰满、漂亮,也比喻文章或辞章的文辞华丽。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注释
游魂:比喻失去家园、漂泊无依的灵魂。
曙昏:指黎明和黄昏,寓意时光流转。
亡国恨:指国家灭亡的悲痛。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此处代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翻译
飞翔的鸟儿像游荡的灵魂,悲伤常常在黎明黄昏时分涌现。
它们承载着一时的亡国之痛,千百年来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悲鸣。
山中的竹子可能已经因哀伤而断裂,野外的花朵却依然盛开。
过去,它们曾让杜甫深深感动,让他再次拜祭,怀念你的威严。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子规》,作者为宋代诗人徐照。诗中以子规(即杜鹃鸟)作为象征,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历史的沉思。"羽类是游魂,哀多属曙昏",子规的飞翔和啼鸣被比喻为游荡的灵魂,哀伤的情绪常常在黎明黄昏时分最为强烈。"一时亡国恨,千古向人言",诗人借子规的叫声传达出对过去亡国之痛的长久怀念,这种悲愤之情跨越了千年的时光。

"山竹已应裂,野花犹更繁",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凄凉与变迁,即使自然景象有所改变,人们的哀痛记忆却依然如故。最后两句"昔曾令杜甫,再拜忆君尊",诗人提及杜甫,暗示自己也如同杜甫一样,因子规的啼声而深深缅怀逝去的时光和故人,表达了对历史和亡者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子规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徐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戏赠湛源

恰有三百青铜钱,凭君为算小行年。

坐中亦有江南客,自断此生休问天。

(0)

满庭芳·其二

瑞霭腾空,长庚入梦,挺生名世真贤。

荐膺宸眷,移镇日华边。

千里民谣载路,薰和气、俱作春妍。

须知道,西湖草木,亦自肃成权。黄堂。

开雅宴,酒浮云液,歌倚湘弦。

□赐金增秩,入侍甘泉。

且向露桃花底,拚沉醉,频举觥船。

祈难老,鬓随柳绿,官共早莺迁。

(0)

寄题峡州楚塞楼

江向西陵势渐平,万山环合翠峥嵘。

须知楚国尝为塞,不为涪翁浪得名。

人若此贤真俊杰,楼还旧观焕神明。

临风每听滩声咽,似怨张仪作暮横。

(0)

醉花阴·其二

金叶犹温香未歇。尘定歌初彻。

暖透薄罗衣,一霎清风,人映团团月。

持杯试听留春阕。此个情肠别。

分付与莺莺,劝取东君,停待芳菲节。

(0)

清平乐·其十三元夕

东风桂影。低拂姮娥镜。镜里妆寒酥粉莹。

越恁十分端正。素光行处随人。柳边照见青春。

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

(0)

夜游宫

长记劳君送远。柳烟重、桃花波暖。

花外溪城望不见。古槐边,故人稀,秋鬓晚。

我有凌霄伴。在何处、山寒云乱。何不随君弄清浅。

见伊时,话阳春,山数点。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