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中书策,翻馀逐浪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取(bù qǔ)的意思:不要取得、不要采取、不要得到
朝庭(cháo tíng)的意思:指朝廷、朝庭,即国家的政权和官方机构。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帝阙(dì quē)的意思:帝阙指的是皇帝的宝座或宫殿。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后庭(hòu tíng)的意思:指家庭的后院,也用来比喻家庭的内部事务。
娇奢(jiāo shē)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过分娇柔奢华。
前殿(qián diàn)的意思:指位于宫殿或庙宇前面的大殿,也引申为地位高的人或物。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书策(shū cè)的意思:指通过读书来启发和教育自己,以达到提高自身品德和智慧的目的。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后庭花(hòu tíng huā)的意思:指人后面的事情或私下的事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初出长安》,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首句“圣主每娇奢”,开篇即点明了君王的骄奢淫逸,暗示了朝廷内部的腐败与堕落。接着,“朝庭事可嗟”一句,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惋惜和无奈,暗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不取前殿谏,唯爱《后庭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君王沉溺于享乐,忽视朝政,甚至排斥谏言的严重问题。《后庭花》在这里象征着靡靡之音,暗示了君王耽于声色犬马的生活,而忽视了国家的治理。
“为进中书策,翻馀逐浪沙”则进一步揭露了官场的黑暗与腐败。官员们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献媚逢迎,甚至不惜牺牲原则,只为一己之私。这种现象如同被浪沙所淹没,无法自拔。
最后,“从兹辞帝阙,何处却为家”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绝望与无奈,预示着他将离开长安,寻找新的归宿。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对整个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唐代晚期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强烈批判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