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三叉河·其二》
《过三叉河·其二》全文
清 / 王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日暮柁楼望,怆然百感生。

愁心如水长,病骨与秋争。

瘦蝶栖难稳,寒鱼夜有声

邮亭镫火暗,数遍短长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感(bǎi gǎn)的意思:形容心情复杂,感慨万千。

病骨(bìng gǔ)的意思:指人体某个部位的病变,比喻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腐败或疾病。

长更(cháng gēng)的意思:指夜间不睡觉,整夜不眠。

愁心(chóu xīn)的意思:忧虑、担心的心情。

怆然(chuàng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失望的心情。

镫火(dèng huǒ)的意思:指骑马时,马腹被烧热而发急跳跃的情况。比喻人遭到刺激后,情绪激动不安。

短长(duǎn ch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长度短或长。

柁楼(tuó lóu)的意思:指事物高大、雄伟壮观。

感生(gǎn shēng)的意思:互相影响、相互感动。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邮亭(yóu tíng)的意思:邮亭是指古代供人寄送信件的小亭子,现在常用来形容传递消息、传递信息的场所。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鉴赏

这首清代王淑的《过三叉河(其二)》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柁楼中所见所感的凄凉景象。"日暮柁楼望"一句,以傍晚时分的柁楼为背景,暗示了时光流逝和孤独之感。"怆然百感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时光荏苒的感慨,也包含了人生的无常之叹。

"愁心如水长"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滔滔江水,形象地展现了愁思的深远和持久。"病骨与秋争"则通过描绘自己病弱的身体与萧瑟的秋景相抗衡,流露出诗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

"瘦蝶栖难稳,寒鱼夜有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瘦弱的蝴蝶难以安稳栖息,寒冷的鱼儿在夜间发出声响,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凄清氛围。

最后,"邮亭镫火暗,数遍短长更"写诗人独自在昏暗的邮亭中,听着更鼓声,数着时间的流逝,更显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王淑
朝代:清

王淑,字畹兰,吴江人。乾隆丁未进士、御史祖武女。有《竹韵楼诗词》。
猜你喜欢

高阳台.自述

坐倚芝云,摊书霞几,卧缘湘竹为床。

鸠藜蒲笠,药帘中有奇方。

心阆已断风尘梦,尽幽闲、草色花香。

怕人间、多事向炎蒸,抵死奔忙。一椽仅有南阳。

喜窗开照水,竹碍斜阳。抱琴沽酒,醉歌盘涧诗章。

鞭骥豢龙些个事,叹冰山、是尔收场。

幸吾生、少常欢笑,老不悲伤。

(0)

念奴娇.题孙豹人松下抱琴图

科头箕踞,是西京才子,淮南仙客。

碧眼紫髯长啸处,手种龙鳞千尺。

听尽隋箫,敲残秦缶,鼓罢邯郸瑟。

无弦在膝,便教此意谁识。

惟有明月清风,长林古涧,差可同朝夕。

与我周旋宁作我,烂醉还须千日。

且住为佳,不如归去,一梦扬州值。

先生自笑,吾今四十头白。

(0)

沁园春·其一偶兴和阮亭韵

曾忆当年,纵横意气,调笑风流。

向紫宫曾咏,金丸翠被,锦鞋曾赋,碧繶缃绚。

赌折搔头,敲残如意,邹衍高谈大九州。

都休问,愿拜南柯守,封酒泉侯。年来自爱清酬。

待啸月吟风烟际浮。

便五湖遍泛,策非范蠡,一邱自足,客有羊求。

诗酒逃名,渔樵混迹,何异衣鱼与食鸥。

人争羡,说延陵道上,又见披裘。

(0)

夏初临.本意

未雨梅天,微风麦候,薄寒乍散犹侵。

花信吹残,莺雏却哢新音。尊前病起难任。

爱疏帘、密簟清阴。橙花香透,榴花火照,庭院深深。

玉人此际。闲对云屏。才拈斑管,徐埋瑶琴。

吴绫嫌重,轻罗初试神针。钗炼浮金。

绾鸦翎、又插屏簪。慢沉吟。莫题秋怨,难解春心。

(0)

风入松.寄张蓼匪先生

深秋绿野桂将残。烟染檀栾。

画帘欹枕无馀事,红牙度、香袅屏山。

回想年时塞上,雪花驼帐初寒。从来勇退急流难。

赢得身闲。初衣婵媛真堪羡,又何须、跨鲤乘鸾。

容我鹿门负耒,同君鹤浦投竿。

(0)

沁园春·其三

文士何如,不数纷纷,材官蹶张。

纵通侯棨戟,乌衣零落,凌云词赋,狗监摧藏。

清吹西园,锦筝北里,惊坐人来一擅场。

还抖擞,尽新沙似雪,古月如霜。哀丝谱出伊凉。

快挟弹鸣鞭赵李乡。

更双鬟捧出,春风羌笛,九天吹下,雾縠霞裳。

法护僧弥,紫囊玉麈,大小儿呼孔与杨。

高咏罢,似明玑翠羽,扫后犹香。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