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八》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八》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何以齐桓成伯业,为能专任管夷吾。

毁誉黑白无辨后世谁烹阿大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大(ā dà)的意思:指对长辈或上级极其恭敬,非常顺从。

伯业(bó yè)的意思:指人才、能力出众,能够在某个领域中独占鳌头,成为行业的顶尖人物。

大夫(dài fu)的意思:指医生或医学专家。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黑白(hēi bái)的意思:指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指非对立即正反,没有模糊之处。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毁誉(huǐ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有好有坏,有赞扬有批评。

无辨(wú biàn)的意思:无法辨别或区分

专任(zhuān rèn)的意思:专门担任某一职务或角色。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作家刘鹗所作的《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中的第八首,主要探讨了齐桓公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特别提到了他重用管仲的决策。诗中通过齐桓公的成功,强调了贤臣对于国家兴盛的重要性。诗人以“何以齐桓成伯业”发问,然后指出关键在于“专任管夷吾”,即对人才的信任和放手使用。

接下来,“毁誉黑白今无辨”表达了对历史评价的反思,认为在功过是非之间,后人往往难以明辨,使得像管仲这样的贤臣的贡献和结局变得模糊不清。最后以“后世谁烹阿大夫?”作结,阿大夫可能指的是管仲,诗人借此暗示后世对这类贤臣的评价可能并不公正,暗含着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人才选拔与国家兴衰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历史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西塞山下回舟作

匡庐旧业是谁主,吴越新居安此生。

白发数茎归未得,青山一望计还成。

鸦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

从此舍舟何所诣,酒旗歌扇正相迎。

(0)

送沈康学士知常州

三科妙选汉台臣,君去分符牧远人。

富贵须为千骑长,中和好布万家春。

山川阳羡由来胜,谣俗延陵自古淳。

曾是倦游羁旅地,送行增羡两朱轮。

(0)

皂罗袍

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0)

漫作二首·其二

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

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污俗迎风变,虚怀遇物倾。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0)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0)

玉梅令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

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

便揉春为酒,剪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