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精祲(jīng jìn)的意思:形容鬼怪精灵出没的样子。
孔明(kǒ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礼文(lǐ wén)的意思:礼貌文明的言行。
潜通(qián tōng)的意思:指暗中通达、暗中传递消息等。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牺牲(xī shēng)的意思:为了更大的利益或原则而放弃个人的利益或生命。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无声无臭(wú shēng wú xiù)的意思:形容事情没有声音、没有味道,常用来形容某些不起眼或不引人注意的事物。
- 注释
- 祀事:祭祀活动。
孔明:明智,恰当。
礼文:礼仪规定。
楙:盛大,庄重。
爰:于是,开始。
洁:洁净。
牺牲:祭品。
登:登上,放置。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肆:陈列。
将:即将。
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形容祭品洁净。
精祲:神灵的感应。
潜通:暗中沟通。
永绥:永远安宁。
后:后人,后代。
- 翻译
- 祭祀之事非常明智,礼仪繁复而庄重。
洁净的祭品被摆上祭台,准备献给神灵。
- 鉴赏
这段诗文出自北宋时期,描绘的是一种祭祀活动的庄重氛围。开篇“祀事孔明,礼文惟楙”两句,指的是祭祀之事宜遵循圣贤孔子的教诲,而礼节则需符合古籍《仪礼》中所载的规范。接下来的“爰洁牺牲,载登俎豆”描述了在祭坛上陈设洁净的牺牲和祭品,体现出祭祀时的庄严与肃穆。
“或肆或将,无声无臭”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崇高纯粹的精神状态。祭祀不仅是形式上的模仿,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净化,这种境界如同无形的气息,难以捕捉。
最后,“精祲潜通,永绥我后”两句,意在表达通过这样的祭祀活动,可以与神明精灵建立深层次的联系,从而确保国家和子孙后代的平安。总体来说,这段诗文不仅展示了古人对祭祀礼仪的重视,也反映出他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李白古风·其三
崔嵬千仞冈,上有孤生桐。
凡禽不敢过,威凤日相从。
高标本虚心,至和含其中。
采之献清庙,雅奏谐黄钟。
时无子期侣,空山饱霜风。
自分沟中断,行为爨下充。
幸逢蔡中郎,得登君子宫。
愿言承左右,备君燕閒供。
养君中和性,庶以效微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