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汝宁徐使君·其三》
《汝宁徐使君·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天子分符省郎风烟汝颍更相望。

府中但得平舆吏,他郡从教凤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分符(fēn fú)的意思:指各自分道扬镳,不再有来往。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更相(gēng xiāng)的意思:互相,相互

省郎(shěng lá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懂事守法的青年男子。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汝宁徐使君》其三,通过描绘天子派遣的官员与地方官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期待,展现了官场的微妙动态和对官员能力的重视。

首句“天子分符汉省郎”,开篇即点明了朝廷派遣官员的权威象征——符节,比喻天子分发符节给地方官员,如同汉代的省郎一般,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权力象征。这句诗既体现了朝廷对地方治理的直接干预,也暗示了官员在地方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接着,“风烟汝颍更相望”一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营造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将汝州和颍州两地的官员形象地置于读者眼前,仿佛他们正遥相呼应,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这里的“风烟”不仅指自然景观,也暗喻了官场的风云变幻,以及官员们在权力与责任之间所面临的挑战。

“府中但得平舆吏,他郡从教下凤凰”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地方官员能力的期望。诗句中“平舆吏”指的是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官员,而“下凤凰”则是以传说中的吉祥之鸟比喻优秀人才的引入。这两句话强调了地方官府需要的是能够妥善处理日常政务、维护地方安宁的实干家,同时,也期待着更多杰出的人才能够被吸引到地方服务,共同推动地方的发展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追求,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明代官场的现实状况,也蕴含了对社会进步和个人价值实现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台城路.寄怀周澹岩

香昏花暝帘初卷,我怀故人今夕。

西荡吴云,南飞衡雁,千里月斜天白。梦寒欲涉。

奈龛赭门高,大江中划。

汐气平横,一城芜柳黯烟色。迢遥兮不可即。

旧情谁与诉,空自横笛。

幔阁秋凉,剪灯话雨,记听青萝残滴。闲消剩息。

只蘋叶风漪,鲤鱼红帛。拍尽阑干,露华衫上湿。

(0)

寓目得六绝句·其一

来时菜甲裹烂泥,今看青苞一尺齐。

剥上筠篮饷邻叟,比他霜色上头凄。

(0)

怀九老诗九章·其四钱塘陈大令文述

琅嬛门下谁绮才,使君远蹑彤云来。

六朝楼阁入残照,美人送睨蘋花开。

拥艳穷居不称意,晚年犹作祁门吏。

共识元龙天下豪,柳陌华旌看春骑。

(0)

折樱桃花作瓶供

素廧灯气热,抵得月?珑。暗梦烟难约,明波镜与通。

可簪宜鬓绿,有泪待莺红。

摹上石华袖,绣谁能许工?

(0)

晓起

明翠延晨旭,真天自在清。

恬风苏弱草,绵气惬流莺。

薄鬓飘烟软,春衣著腕轻。

游丝作憨态,婀娜若为情。

(0)

赠董老攽五章·其一

董老喜吟诗,攀援古是师。

触心微有会,含笑一拈髭。

烟壁动萝带,春江湔柳丝。

许多葱澹色,百袅入君思。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