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
《鹧鸪天》全文
元 / 李齐贤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未用真珠滴夜风。碧筒醇酎相通

舌头金液凝初满,眼底黄云陷欲空。

不断,味难穷。更添春露吸长虹

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筒(bì tǒng)的意思:形容人的话语清晰明了,有条理。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长虹(cháng hóng)的意思:形容彩虹的弧线长而美丽,也比喻人才出众、志向高远。

吹笙(chuī shēng)的意思:指吹奏笙的音乐声,比喻虚假的言辞或虚有其表的行动。

醇酎(chún zhòu)的意思:形容酒味纯正浓郁。

会得(huì de)的意思:指能够领会、理解某种道理、道理的人。

金液(jīn yè)的意思:指黄金。

妙诀(miào jué)的意思:指极其巧妙的方法或技巧。

舌头(shé tou)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好的人。

相通(xiāng tō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互相沟通、联系,相互之间能够理解和交流。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真珠(zhēn zhū)的意思:指珍贵、宝贵的东西,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元代李齐贤的《鹧鸪天》描绘了一幅饮酒品鉴的画面。首句“未用真珠滴夜风”暗示了酒的珍贵和醇厚,犹如珍珠般在夜晚的微风中散发香气。接着,“碧筒醇酎气相通”形象地写出酒通过碧绿的酒筒流淌,与空气中的醇香气息交融。

“舌头金液凝初满,眼底黄云陷欲空”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酒入口后带来的美妙感受,仿佛舌尖上的液体凝结成金色,而视觉上似乎眼前黄酒如云,令人陶醉其中,几乎忘我。

“香不断,味难穷”进一步强调酒的持久香气和丰富味道,使人回味无穷。最后一句“更添春露吸长虹”,将酒比作春露,饮下后仿佛能汲取天地精华,甚至幻化出彩虹般的奇妙效果。

结尾处,“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揭示了饮酒的深层意蕴,暗示懂得品酒之人如同吹奏笙笛般,能把握到生活的韵律和精髓。整首词以饮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齐贤

李齐贤
朝代:元

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著作有《益斋乱稿》(10卷)、《栎翁稗说》(4卷)、《益斋长短句》等。
猜你喜欢

甲辰岁以诗一编进孝宗圣语且许其清新骤蒙擢用暇日感孟襄阳事聊赋数语

襄阳孟浩然,床下谒至尊。

一语不合意,放还归里门。

我诗虽不工,骑马入帝阍。

饱暖自兹始,永怀明主恩。

(0)

木芙蓉·其二

商气正惨慄,商花忽红芳。

有如乍贫妇,犹饰盛时妆。

众目惊赏心,所见非所望。

此后少朱荣,寂寞橘柚黄。

(0)

范大参入觐颇爱鄙作以诗谢之

问句石湖老,如将月指标。

枯中说滋润,高处戒虚憍。

颇许唐音近,宁论汉道遥。

正声今在耳,万乐听箫韶。

(0)

岩泉别诸弟

久矣忘乡井,归人问故蹊。

无金随力散,有柱把诗题。

初见心增喜,临分意转迷。

人生重恩意,去住两含悽。

(0)

归故园述怀呈唐伯宪·其一

度柳依桥瞰渌波,缓寻花径上松坡。

莫嫌去国谋身拙,却是归田得计多。

举世眩名甘汩没,几人闻健得婆娑。

便须和取归来曲,收拾馀年老薜萝。

(0)

虞察院生日·其十

文章近古追前辈,政事方今绝后尘。

聊佩左符犹未称,好归黄阁试经纶。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