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江·其二》
《松江·其二》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秋风索索连江起,暮过烟波十馀里。

长芦瘦竹映渔家灯火渺茫寒照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连江(lián ji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地连绵不断。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索索(suǒ suǒ)的意思:形容声音轻微而连续,或者形容行动轻盈迅速。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渔家(yú jiā)的意思:指渔民的家庭,也用来比喻贫苦的农家。

注释
索索:形容秋风的声音。
烟波:形容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长芦:高大的芦苇。
渺茫:模糊不清,遥远的样子。
翻译
秋风吹过江面,发出瑟瑟声响,天色渐晚,我们行舟穿过十多里的烟波。
沿途可见稀疏的芦苇和细长的竹子环绕着渔村,渔家的灯火在寒冷的夜水中摇曳,显得朦胧而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秋风索索连江起",诗人捕捉了秋风在江边轻拂、细数的情态,以及它如何从江面升起,这是一种动静结合的美妙描写。"暮过烟波十馀里"则展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经过烟雾弥漫的水波,行进了相当远的距离,这里的“十馀里”更添了一份苍茫感。

接下来的"长芦瘦竹映渔家"中,"长芦"和"瘦竹"都是描写江边景物的词语,它们与"渔家"相映衬,勾勒出了一个简洁而富有诗意的水乡生活图景。这里的“映”字用得妙,让人感受到画面之美。

最后一句"灯火渺茫寒照水"则在夜幕降临后,点缀着几处微弱的灯光,它们在寒冷中投射到水面上,形成了一种孤寂而又神秘的氛围。"渺茫"一词极好地传达了那种难以捉摸、辽远无际之感,而“寒照水”则让读者不禁生出一丝秋夜的凉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气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送雪峰殿主化灯油兼简临川道友

沈沈古殿寒光射,金色同然无昼夜。

万象森罗影现中,盲者还同覆盆下。

周禅见渠不瞥地,金色光中重按指。

散作人间无尽灯,直下翻身光影里。

只今此话难藏覆,掉头径出烟萝去。

不是临川旧赏音,此段风流与谁举。

(0)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二

帝德虽难状,帝心亦可言。

爱民常罪已,敬德俨临渊。

大化由身始,神功格上玄。

于维千载下,白日看高悬。

(0)

行视武夷精舍作

神山九折溪,沿溯此中半。

水深波浪阔,浮绿春涣涣。

上有苍石屏,百仞耸雄观。

崭岩露垠堮,突兀倚霄汉。

浅麓下萦回,深林久丛灌。

胡然閟千载,逮此开一旦。

我乘新村船,辍棹青草岸。

榛莽喜诛锄,面势穷考按。

居然一环堵,妙处岂轮奂。

左右矗奇峰,踌躇极佳玩。

是时芳节阑,红绿纷有烂。

好鸟时一鸣,王孙远相唤。

暂游意已惬,独往身犹绊。

珍重舍瑟人,重来足幽伴。

(0)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七万杉寺

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

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空山岁年晚,郁郁凌寒姿。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滋。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

更启石室藏,仰瞻天像垂。

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

(0)

楚庄王

周衰夷狄最跳梁,楚入春秋势更强。

能用一言存灭国,贤哉犹有一庄王。

(0)

病夫

病夫坐稳懒出门,底事逢春作癯瘦。

故人相寻不惮远,欲以一杯为我寿。

铺张古昔引大义,劝使忍穷如忍诟。

感君意气但如昨,顾我情怀已非旧。

平生甘作蚁旋磨,万事只如船放溜。

十年参差故乡梦,一心守待灵芝秀。

辱身窃比柳下惠,疾恶幸逢朱伯厚。

他时城市望云山,岁晚何由数相就。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