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霙盖篷深,三日不知息。
满筐红竹枝,渡人隔村夕。
候风(hòu fēng)的意思:指等待有利时机的行动和策略。
近岁(jìn suì)的意思:接近新的一年
久滞(jiǔ zhì)的意思:长时间滞留,不得前进。
暌离(kuí lí)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疏离或物与物之间的分离。
明远(míng yuǎn)的意思:明亮遥远,形容光明的前途或远大的前程。
妻孥(qī nú)的意思:指妻子和孩子,也指家庭的幸福和温馨。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沙色(shā sè)的意思:指黄色或沙土色。
生自(shēng zì)的意思:出自、来自、产生于
音形(yīn xíng)的意思:
话音与形貌。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年往诚思劳,路远阔音形。” 宋 朱熹 《拟古》诗之四:“念我同心子,音形阻一方。”
友朋(yǒu péng)的意思:
朋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 明 袁宏道 《忆弟》诗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从入 北京 到五四运动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际可以说绝对的断绝。”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这首诗《南浦旅怀》由元代诗人何中所作,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乡近岁已阑”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时间已至年末,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接着,“犹为候风客”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作为过客,在异乡等待归期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期待交织的情绪。
“落霙盖篷深,三日不知息”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环境,大雪覆盖,连绵不绝,仿佛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浦树分城烟,水明远沙色”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彷徨。
“满筐红竹枝,渡人隔村夕”这一句,诗人通过描述满筐的红竹枝,以及渡人与村外的夜色,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竹枝的红色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
最后,“久滞妻孥望,孤还友朋惜。音形两暌离,情生自难抑”四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长久的分离让家人期盼,朋友惋惜,而音信不通,形体相隔,使得情感难以抑制,流露出深深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思念与对家的深深依恋,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旅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