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称心(chèn xī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符合心意。
得来(de lái)的意思:指得到、获得。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功德(gōng dé)的意思:指善行、善事所积累的功德。
叵耐(pǒ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无法容忍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田地(tián dì)的意思:田地是指农田或耕地,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限田(xiàn tián)的意思:指限制土地的使用或开垦。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攒眉(cuán méi)的意思:指皱起眉头,表示担忧、忧虑的情绪。
- 鉴赏
这首诗《十二时歌(其三)》由唐代僧人从谂所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种种苦恼与矛盾。
“日出卯,清净却翻为烦恼。”开篇即点明了生活的常态,早晨的清新与宁静往往在不经意间被世俗的纷扰所打破,引出下文对人生苦痛的探讨。
“有为功德被尘谩,无限田地未曾扫。”这两句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净化,如同在无尽的土地上辛勤耕作,却忽视了心灵的清洁与滋养。
“攒眉多,称心少,叵耐东村黑黄老。”这几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普遍状态——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眉头紧锁,而真正感到满足和快乐的时候却少之又少。同时,诗人也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老者,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某些观念和行为的不满。
“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最后两句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身边最简单、最真实的需求。就像供养的财富并未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让放养的牲畜随意践踏了自己门前的草地,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生的诸多矛盾与困境,以及在追求物质与名利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精神的富足。从谂大师通过这首诗,向世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迈陂塘.葑山观荷
问江鸳、为卿来者,赏音千古能几。
兰桡荡入花深处,先爱扑襟清气。人乍起。
更难得、红妆新扫眉山翠。倩风扶住。
看带露盈盈,凌波渺渺,宿酒殢残醉。
凝眸处,花亦销魂无语。萍乡相对延伫。
横塘不是仙源路,可许旧迹人渡。时欲暮。
漫想到、愁红怨绿迷烟雾。离愁正苦。
怕荻岸秋高,鸥波梦冷,心事和谁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