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间廊底客,不知春向柳边深。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僧 房 夜 坐 宋 /叶 茵 四 十 二 间 廓 底 客 ,不 知 春 向 柳 边 深 。三 旬 禁 足 持 僧 戒 ,终 日 看 书 养 道 心 。露 草 带 云 眠 野 鹿 ,风 枝 摇 月 唳 幽 禽 。一 尘 不 到 炉 烟 静 ,自 向 空 寮 续 近 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风枝(fēng zhī)的意思:比喻人或物在某个大的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
禁足(jìn zú)的意思:禁止出门或限制行动。
看书(kàn shū)的意思:指毅然决然,下定决心,舍弃退路,全力以赴。
露草(lù cǎo)的意思:露出地面的草。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僧戒(sēng jiè)的意思:僧人所守的戒律,泛指人们应当遵守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养道(yǎng dào)的意思:修养道德修养,培养道德品质。
野鹿(yě 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野性难驯,不受拘束。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一尘不到(yī chén bù dào)的意思:形容极其清洁,没有一点灰尘。
- 翻译
- 四十二间廊下的过客,不知道春天已深入柳林。
在整整三十天里,我遵守僧人戒律,整天读书来修养道心。
露水打湿的草丛中,野鹿伴着云朵入睡,风吹动树枝,夜晚的鸟儿鸣叫。
炉火上没有一丝灰尘,烟雾静静,我在空寂的小屋中继续低声吟诵。
- 注释
- 廊底客:廊下的过客。
春向柳边深:春天深入柳树林。
禁足:斋戒期间不能外出。
持僧戒:遵守僧人的戒律。
看书养道心:通过阅读书籍来培养道家的心境。
露草:沾有露水的草。
野鹿:野生鹿。
风枝摇月:风吹动树枝,月光摇曳。
一尘不到:毫无尘埃。
炉烟静:炉火上的烟雾宁静。
空寮:空寂的小屋。
续近吟:低声吟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夜晚静坐在僧房中的景象。开篇“四十二间廊底客,不知春向柳边深”两句,通过对廊下客人的描写和对春意浓郁的柳树深浅的无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接着“三旬禁足持僧戒,终日看书养道心”表达了僧人遵循佛教戒律,长时间居住在一处,不出门游走,只是阅读和修炼,以此来培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中间两句“露草带云眠野鹿,风枝摇月唳幽禽”写出了僧房周围的自然景象:露水沾湿的草丛间有野鹿安然休息,大树的枝条在风中摇曳,月光下传来了远处鸟儿的叫声。这些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末尾两句“I尘不到炉烟静,自向空寮续近吟”则表达了僧房内外的一种清净无为的状态:不仅室内无尘,一点烟气都没有,连带着寺院四周也是一片安宁。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地吟诵着佛经,以此来修持自己的心性。
整首诗通过对僧房夜坐景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僧人的清贫自守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