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肖蜦留别韵即送入都》
《次肖蜦留别韵即送入都》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已近清明剧寒别筵佳月得来难。

横流满地诗名贱,积雨骑春客袂单。

当代犹应思旧德,此才何意卑官

宣南吾及交中散,花事年时向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卑官(bēi guān)的意思:指地位低微的官员或身份卑贱的人。

别筵(bié yán)的意思:指离开宴席或宴会,表示告别或离别。

当代(dāng dài)的意思:指现在这个时代,即与当前时代相对应的。

得来(de lái)的意思:指得到、获得。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横流(hé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人流等横向流动,不受阻挡。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交中(jiāo zhōng)的意思:指两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关系。

旧德(jiù dé)的意思:指老一代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剧寒(jù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极端。

年时(nián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年份或时期。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诗名(shī míng)的意思: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思旧(sī jiù)的意思: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思念往事。

向阑(xiàng lán)的意思:指向某个方向行走或朝着某个目标努力。

中散(zhōng sàn)的意思:指被散发或分散到中间位置,形容势力、力量等被削弱或分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宝琛在接近清明时节所感受到的寒冷气候,以及与友人肖蜦离别时的场景。"已近清明尚剧寒"表达了时节虽近清明,但天气依然寒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别筵佳月得来难"则写出在这样的夜晚,与友人共聚的月亮显得尤为珍贵,离别的氛围更为浓厚。

"横流满地诗名贱"暗指世态炎凉,诗人的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感慨。"积雨骑春客袂单"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湿冷和诗人旅途的艰辛,同时也寓言了仕途的不顺。

"当代犹应思旧德"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怀念,希望人们能铭记过去的贤良品德。"此才何意就卑官"则是对自己被贬低职位的无奈和自嘲,透露出对仕途失意的感慨。

最后,"宣南吾及交中散,花事年时未向阑"以春天的花朵尚未凋零结束,寓意友谊虽散,但美好的事物仍值得期待,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淡淡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又有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题枯木鸲鹆图

锦绣山林怅寂寥,西风落木晚萧萧。

幽禽却解知人意,学得鸾笙叶凤韶。

(0)

题睢履道红碧桃花赠李经历·其二

天涯一片武陵霞,满眼春光处处花。

莫道繁华浑似梦,周南正好咏宜家。

(0)

题柳公权玄秘塔铭·其一

何处浮图葬衲师,斯文犹得睹残碑。

想当放手书丹日,正似从容笔谏时。

(0)

题吴教授所藏杨长史菜图·其二

长史相烦写画图,青青生意绕吾庐。

文章更爱黄山谷,食肉悬知味不如。

(0)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其八

向来翻忆战争时,江海茫茫远别离。

白发重逢太平日,春台化日乐熙熙。

(0)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其二

堂前衣舞锦成文,捧檄由来祇为亲。

督府斋坛森将钺,幕中掌记数斯人。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