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饱食(bǎo shí)的意思:指吃得饱饱的,饱食一顿。
不忌(bù jì)的意思:不拘束,不顾忌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防风(fáng fēng)的意思:防风指的是遮挡风的措施或者防止风的侵袭。
茯苓(fú líng)的意思:茯苓是一种中药材,指代坚韧、不屈的品质。
锦带(jǐn dài)的意思: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愿望。
粳稻(jīng d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纯正,无可挑剔。
禽鸟(qín niǎo)的意思:指禽鸟类,也用来比喻人的行为轻浮不正派。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霜晴(shuāng qíng)的意思:指秋天的天气晴朗而寒冷。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腥膻(xīng shān)的意思:形容气味刺鼻、令人不快。
形残(xíng cán)的意思:指外表或形象残缺不全,形容容貌或外表破损、残缺。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宜岁(yí suì)的意思:指适合、适宜的年岁,也用来祝贺新年。
月给(yuè gěi)的意思:指每月定期发放的工资或津贴。
防风粥(fáng fēng zhōu)的意思:指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 鉴赏
这首明代马治的《食茯苓粥》描绘了诗人对饮食的品味和对自然时令的感悟。首句“颇闻学士防风粥”,提及学士们常食防风粥以养生,暗示茯苓粥可能也有类似的保健功效。次句“曾吃诗人锦带羹”则借古人之典故,表达诗人对美食的雅致追求。
诗中“岂谓茯苓宜岁晚,已收粳稻得霜晴”两句,写诗人惊讶于茯苓在深秋时节仍能带来健康,同时欣赏着霜后粳稻的丰收景象,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喜悦。
“腥膻习漫从教洗,禽鸟形残不忌烹”一句,诗人倡导洗净生活中的污浊,即使面对残缺的禽鸟也能坦然烹饪,体现了他的豁达与人生态度。
最后,“饱食未须论月给,石杉偕坐听松声”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享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时光,聆听松涛声,显得心境淡泊而悠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饮食描写,寓含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诗四联演成八韵句工而韵险似难继和愧不自揣僭敢续貂珠玉在傍觉我形秽·其一
疏影横斜水清浅,冰容不比寻常见。
若非采石谪仙魂,定是汨罗骚客面。
鹤膝枝低俯镜奁,鸭头波静澄江练。
凭谁说与老孤山,敢续君诗君莫厌。
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诗四联演成八韵句工而韵险似难继和愧不自揣僭敢续貂珠玉在傍觉我形秽·其三
雪后园林才半树,支筇细认孤山路。
云顽未敛风更严,木冻且僵天欲莫。
冷蕊依稀无处寻,清香髣髴暗中度。
翻思立马老坡翁,月上黄昏方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