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竹换啼鸟,清池添放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子(zhǎng zǐ)的意思:长子指的是家庭中排行最大的儿子,也可以泛指家中的长辈或者长辈的长子。
成书(chéng shū)的意思:指已经完成、定稿、成文的书籍或文件。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洞中(dòng zhōng)的意思:指陷入困境或进退维谷的境地。
刻意(kè yì)的意思:有意识地、特意地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密竹(mì zhú)的意思:指竹子丛生得很密,比喻人才聚集、学问渊博。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石洞(shí dòng)的意思:指人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不思进取,不肯努力奋斗。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下坐(xià zuò)的意思:下坐是指离开原来的位置或地位,让给别人。也可以指被迫离开原有的位置或地位。
响石(xiǎng shí)的意思:指发出声响的石头,比喻有声势而无实际作用的人或事物。
兴趣(xìng qù)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感兴趣,有兴趣的情感或愿望。
仲长(zhòng cháng)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氏园亭的幽静与自然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致的生动与和谐。诗人以“密竹换啼鸟,清池添放鱼”开篇,运用对比手法,将竹林的茂密与鸟儿的啼鸣、清池的宁静与游鱼的灵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宁静致远的氛围。接着,“悬藤林下坐,响石洞中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仿佛读者可以想象自己坐在藤蔓悬挂的林间,聆听岩石洞内回荡的声音,体验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
“兴趣自无尽,传闻那得虚”则表达了对园中景色的无限赞叹和向往,暗示了这里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能够激发无穷的灵感与情感。最后,“如何仲长子,刻意但成书”一句则以反问的形式,引出了对专注与创造价值的思考,暗含着对过度追求物质或形式主义的批判,强调了在自然与内心世界中寻找真我与灵感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高度敏感和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