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灶粘煎药,乾炉积燎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孙 季 蕃 故 居 宋 /周 弼 笑 语 失 诙 谐 ,人 谁 不 怆 怀 。梦 残 秋 雨 寺 ,魂 散 夕 阳 街 。缺 灶 粘 煎 药 ,乾 炉 积 燎 柴 。风 流 何 必 葬 ,便 拥 菊 花 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秋(cán qiū)的意思:指秋季接近尾声,天气渐冷,景色逐渐凋零的时候。
怆怀(chuàng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悲伤、忧愁的情绪。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诙谐(huī xié)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为幽默、滑稽,引人发笑。
煎药(jiān yào)的意思:煎药是指中医煮药时的一种烹调方法,也比喻经过一番煎熬、烦恼、苦难等磨砺后的成果。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语失(yǔ shī)的意思:语言失去了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 翻译
- 笑声失去了原有的幽默,人们怎能不心生感伤。
秋雨中的梦境破灭在寺庙,灵魂飘散在夕阳照耀的街头。
破旧的炉灶上贴着煎药的痕迹,干燥的火炉里堆满了燃烧的木柴。
潇洒的生活不必拘泥于形式,即使死去,也可与菊花相伴长眠。
- 注释
- 笑语:原本的欢笑。
失诙谐:失去幽默感。
人谁:人们都。
怆怀:感伤的情绪。
梦残:梦境破灭。
秋雨寺:秋雨中的寺庙。
魂散:灵魂飘散。
夕阳街:夕阳下的街道。
缺灶:破旧的炉灶。
粘煎药:贴着煎药的痕迹。
乾炉:干燥的火炉。
积燎柴:堆积着燃烧的木柴。
风流:潇洒的生活。
何必:不必拘泥于。
葬:死去。
便拥:即使。
菊花埋:与菊花相伴埋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弼所作的《孙季蕃故居》。诗人通过描绘故居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感慨。首句“笑语失诙谐”暗示了昔日欢声笑语已不再,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哀伤。接下来,“人谁不怆怀”直接点明了人们的感怀之情,表达了对孙季蕃的悼念。
“梦残秋雨寺”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秋雨中的寺庙似乎承载着孙季蕃的梦境,而这些梦境随着他的离世而破碎。“魂散夕阳街”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寥,孙季蕃的灵魂仿佛在夕阳下飘荡,无处安放。
后两句“缺灶粘煎药,乾炉积燎柴”细致地刻画了故居的荒凉,灶台残破,药罐空置,炉火干涸,暗示了孙季蕃生前可能疾病缠身,生活艰辛。最后,“风流何必葬,便拥菊花埋”以自然之景收尾,表达了诗人认为孙季蕃的风雅不必拘泥于世俗的葬礼,只需如菊花般静静地陪伴大地,寓意其精神永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故居的描绘和对孙季蕃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