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齿发(chǐ fà)的意思:指牙齿长出来,比喻年龄小,年轻有为。
斗蛇(dòu shé)的意思:指用蛇来斗蛇,比喻用一种危险的事物来对抗另一种危险的事物。
跨历(kuà lì)的意思:跨越历史的变迁,经历多个时期或阶段。
连山(l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蟠桃(pán t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进程非常缓慢或停滞不前。
商周(shāng zhōu)的意思:商周是指商朝和周朝,泛指古代的商业和政治两个领域。
蛇龟(shé gu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极其迟钝、迟缓。
盛衰(shèng shuāi)的意思:形容事物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云母(yún mǔ)的意思:指人或物表面有光泽的薄片状物质。
子时(zǐ shí)的意思:子时是指每天夜里的11点至1点,也是中国传统十二时辰中的第一时辰。
- 注释
- 跨历:经历。
商周:古代两个朝代。
盛衰:兴盛和衰落。
欲:想要。
齿发:年龄和牙齿。
斗:较量。
蛇龟:长寿的象征。
空餐:徒然享用。
云母:一种矿物,传说中可延年益寿。
连山:形容山峦重叠。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据说吃了能长生不老。
著子时:结果的时候。
- 翻译
- 跨越商朝和周朝,观察历史的兴衰变迁
想要凭借年岁与牙齿,与蛇龟较量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濠州七绝·其二·彭祖庙》。诗中蕴含深刻的历史哲理和个人情感。
“跨历商周看盛衰,欲将齿发斗蛇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历史兴衰变迁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传说中英雄人物的向往。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两大朝代,其兴衰更替昭示着历史的轮回。在这里,苏轼借用“齿发斗蛇龟”来形象地表达了他对于强大力量和不屈不挠精神状态的向往。
“空餐云母连山尽,不见蟠桃著子时。”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失落感和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无奈。“云母”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美丽而脆弱的矿石,比喻诗人对于美好的追求却如同空嚼云母,得不到满足。而“蟠桃著子时”则是对仙境中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的“不见”表达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沉思和个人愿望的表达,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情感和他那独特的文学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