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就浑漫题,杯乾聊复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道书(dào shū)的意思: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指宗教经典或哲学著作。
浑漫(hún màn)的意思:
混漫,杂乱。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余究而观之,殊多不备,诸急病其尚未尽,又浑漫杂错,无其条贯,有所寻按,不即可得。”《隋书·经籍志二》:“自是之后,不能辨其流别,但记书名而已。博览之士,疾其浑漫,故 王俭 作《七志》, 阮孝绪 作《七録》,并皆别行。”
林壑(lín hè)的意思:指山林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色优美、宜人。
漫题(màn tí)的意思:指因为话题广泛或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进行无目的性的谈话或讨论。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散发(sàn fà)的意思:散发指事物散布出去,散发出来。
石濑(shí lài)的意思:指人多,拥挤不堪,形容人群拥挤不堪的场景。
濯足(zhuó zú)的意思:指洗净脚足,泛指放松休息,解除疲劳。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田舍(tián shè)的意思:指山野间的农舍,比喻贫穷、简朴的生活环境。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间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自由的气息。诗人以“偶与林壑谐”开篇,点明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接着“悠然卧田舍”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散发时不冠,道书閒一把”两句,通过描写隐士不拘小节的装扮和对道书的悠闲阅读,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随后,“濯足石濑边,披襟松风下”描绘了隐士在自然中洗涤心灵、感受清风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就浑漫题,杯乾聊复泻”则展示了隐士在自然中创作诗歌、享受饮酒的乐趣,生活充满诗意与乐趣。最后,“霭霭南山云,是余知音者”一句,以南山云为喻,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绮寮怨·其二秋霁登平台舒眺,用前韵
十日南山如睡,晓烟吹梦醒。
照素浐、绮日笼沙,连昌柳、别是风情。
琴台高秋独眺,风吹帽、未放双鬓星。
料板桥、昨夜微霜,疏林叶、绿黯红未成。
陌上黄尘不惊。雕鞍绣毂,依然鼓角严城。
酒酝双瓶。捉霜蟹、市香橙。
今年旧京重九,对圃菊、眼犹青。楼头鹳鸣。
销除宋诗里,风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