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的《题竹寄友》其一,通过描绘与友人共赏翠竹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昔在词林日”,回忆起过去在文学的殿堂中共同度过的时光,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始于文墨交流的岁月。接着,“同看翠玉枝”一句,将记忆中的场景具体化为观赏翠绿如玉的竹子,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坚韧和友谊长久不衰的品质,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敬仰。
“好风清不断”描绘了一幅清风徐来、竹影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同时也暗喻了友情如同这清风一般,虽无形却始终存在,不断吹拂着彼此的心田。最后,“曾结岁寒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岁寒三友(松、竹、梅)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在严冬中仍能保持高洁品质的君子形象,这里诗人与友人曾经约定,在未来的岁月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将坚守这份纯洁的友谊,如同竹子一样坚韧不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更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对未来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
物理须深玩,人心定不凡。
棣华春竞秀,鸿影暮相衔。
天性人为贵,同胞岂异心。
疾行迷后长,思昔更伤今。
忆昔孩提日,堂前聚戏嬉。
利心驱逸马,分背欲何之。
富贵真馀事,儿孙亦后身。
四支先自贼,骈拇若为人。
矢束折应难,叶密根无托。
斯道固昭然,叹息人何莫。
儒衣而儒冠,满口谈诗书。
君看阋墙心,异类诚不如。
我行箕山颠,上有贤弟兄。
高节振颓俗,馀芳丐后生。
二父及诸郎,异世真一体。
赋诗岂遗君,自以警不弟。
春晚书事
春尽江天景寂寥,思乡还共楚云遥。
林花经雨香犹在,堤柳无风絮自飘。
水国独惭临县邑,烟郊争合负渔樵。
青梅时节迟归计,且逐馀芳殢酒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