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着只要青秆米,薄贱粟麦如沙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里 中 蚕 饥 不 肯 食 山 桑 成 长 句 宋 /钱 时 往 年 蚕 老 古 乏 食 ,采 遍 山 桑 无 处 觅 。救 饥 恨 不 到 口 头 ,略 无 拣 择 和 枝 吃 。今 年 叶 亦 未 为 荒 ,稍 罗 粉 米 寻 山 桑 。掉 头 不 肯 吃 ,大 似 向 来 藜 藿 肠 。山 中 连 遭 岁 事 恶 ,饿 羸 颠 倒 填 沟 壑 。草 根 拔 尽 不 能 充 ,往 往 珍 羞 视 藜 藿 。屈 指 于 今 能 几 时 ,日 前 仅 饱 非 有 余 。问 着 只 要 青 稈 米 ,薄 贱 粟 麦 如 沙 泥 。马 鸣 不 应 也 时 样 ,学 尔 愚 氓 恶 情 状 。天 公 嗔 尔 警 尔 深 ,饱 时 忘 却 饥 时 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草根(cǎo gēn)的意思:指普通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人群。
到口(dào kǒu)的意思:形容东西非常合适或恰到好处。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掉头(diào tóu)的意思:改变方向,回头
饿羸(è léi)的意思:形容非常饥饿和消瘦。
乏食(fá shí)的意思:缺少食物,饥饿。
粉米(fěn mǐ)的意思:比喻某人或某物首次登台表演或初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拣择(jiǎn zé)的意思:挑选,选择。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救饥(jiù jī)的意思:解救人们的饥饿。
口头(kǒu tóu)的意思:指言语表达的方式或口头传播的信息。
老苦(lǎo kǔ)的意思:指年纪大、经历过苦难的人。
藜藿(lí hu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关系疏远,不亲近。
略无(lüè wú)的意思:稍微没有、稍有不足
情状(qíng zhuàng)的意思:指感情的状况或状态,特指感情激动、伤心、痛苦等的表现。
屈指(qū zhǐ)的意思:屈指是指用手指弯曲来表示数字的动作,成语屈指则表示极少的数量。
日前(rì q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或某段时间之前。
山桑(shān sāng)的意思:指人们争抢利益或地位,互相竞争的情况。
时样(shí yàng)的意思:指时光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岁事(suì shì)的意思:岁数的事情;年纪大的人的事情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往年(wǎng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份;以往的岁月。
忘却(wàng què)的意思:指遗忘或淡忘某事或某人。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愚氓(yú méng)的意思:指愚蠢无知、粗俗无礼的人群或个体。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珍羞(zhēn xiū)的意思:指珍贵而稀少的美味食物,也用来形容珍贵的事物。
只要(zhǐ yào)的意思:只要表示只需满足某一条件,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目标。
填沟壑(tián gōu hè)的意思:填补缺陷,修复破损,使完整。
- 注释
- 蚕老:指蚕已老,需要大量食物。
苦乏食:食物匮乏,生活艰难。
山桑:一种野生的桑树。
救饥:解救饥饿。
稍罗:稍微收集。
藜藿:粗劣的食物。
岁事恶:年景不好,灾害频繁。
颠倒:形容极度困顿。
珍羞:珍贵的食物。
青秆米:指稻谷还未脱壳的绿色稻粒。
粟麦:泛指谷物。
愚氓:愚蠢的百姓。
嗔尔:责备你。
饱时忘却:忘记饥饿时的感受。
- 翻译
- 往年养蚕辛苦食物少,满山桑叶都找不见。
饥饿难耐无法入口,连枝带叶全吞下。
今年叶子虽不算稀,还是寻找山桑米。
蚕儿摇头不吃,像以前吃粗粮一样。
山中连年灾祸频,饿得瘦弱倒在路上。
草根都挖光了也不够,珍贵食物也视同藜藿。
算算日子还能撑多久,日前勉强吃饱实不足。
只求青秆稻米,粟麦便宜如尘土。
马儿都不再响应,学你这愚蠢百姓的模样。
上天责备你,提醒你要知足,饱时忘了饥饿时的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农村景象,通过对比往年和今年蚕食桑叶的不同态度,反映出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变迁。首句“往年蚕老苦乏食”表达了过去蚕儿因食物匮乏而不得不勉强食用山桑的情景,接着写到“救饥恨不到口头”,形象地写出蚕儿饥饿的程度。今年虽然情况稍有好转,“稍罗粉米寻山桑”,但蚕儿依然“掉头不肯吃”,暗示它们对低劣食物的嫌弃,这与以往的饥不择食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诗人通过“山中连遭岁事恶”描述了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农民们甚至“饿羸颠倒填沟壑”,生活困苦至极。即便如此,他们仍珍惜粮食,视藜藿(粗劣食物)为珍馐。诗人感慨“日前仅饱非有馀”,暗示即使眼前勉强吃饱,也深知未来可能再次面临饥饿。
最后几句,诗人借“马鸣不应也时样,学尔愚氓恶情状”讽刺那些在丰年忘记贫困滋味的人,批评他们不知珍惜,如同“恶情状”的愚民。结尾以“天公嗔尔警尔深,饱时忘却饥时心”点明主题,警示人们应当常怀感恩之心,不忘过去的艰难,珍惜眼前的温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蚕的取舍象征农民的生活境遇,寓言深刻,富有同情心和教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后端午行
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
祈年赛愿从其俗,禁断无益反为酷。
喜公与民还旧观,楼前一笑沧波远。
日昏停棹各自归,黄瓜苦菜誇甘肥。
玉连环/解连环.忆李谪仙
谪仙往矣,问当年、饮中俦侣,于今谁在。
叹沈香醉梦,胡尘日月,流浪锦袍宫带。
高吟三峡动,舞剑九州隘。
玉皇归觐,半空遗下,诗囊酒佩。
云月仰挹清芬,揽虬须、尚友千载。
晋宋颓波,羲皇春梦,尊前一慨。
待相将共蹑,龙肩鲸背。海山何处,五云叆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