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谤书(bàng shū)的意思:指诋毁他人的文章或著作。
必胜(bì shèng)的意思:必定获胜,必然胜利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出角(chū jiǎo)的意思:指事物出现新的迹象或征兆。
淬磨(cuì mó)的意思:指通过磨砺、磨练,使人的品质、能力得到提高。
度量(dù liàng)的意思:度量指衡量事物大小、长短、高低等的标准和方法。在引申意义上,度量也表示评价人的品行和能力。
法吏(fǎ lì)的意思:指明正直公正的官员或法官。
菊枕(jú zhěn)的意思:指在秋天用菊花作为枕头的习俗,也指以菊花为枕的美好愉悦的境地。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毋庸(wú yōng)的意思:没有必要,不需要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用强甫蒙仲韵十首(其七)》。诗中通过对比“玉堂”与“茅斋”的不同,以示作者对于虚名与谤议的态度,以及对于学问和修养的看法。
“玉堂岂必胜茅斋,误得虚名与谤偕。”这里的“玉堂”象征着华丽的建筑,而“茅斋”则代表了简陋的居所。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那些没有实质内容却被过度吹捧的人或事物的批评,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上对名誉和真才的不同评价。
“法吏淬磨真出角,先生度量莫窥涯。”这一句则是说真正的学问和才能是在不断的研磨和实践中逐渐显现出来的,而不是可以轻易被人察觉或衡量的。这里的“法吏”指的是古代通过考核选拔官员的制度,暗喻作者对于学问的严谨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谤书堪丑毋庸辨,闷赋虽工未易排。”则表达了面对诽谤和不实之词,尽管自己有才华,但也难以完全洗清或摆脱。这里的“谤书”指的是那些充满诽谤与非议的文字,而“闷赋”则是指即便作品写得很好,也很难改变人们的看法。
最后两句,“已设葛幮安菊枕,投床不觉到无怀。”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外界的诽谤和困扰时,选择内心的平静与淡然。这里的“葛幮”是一种用葛藤制成的枕头,“菊枕”则代表着一种简单而清高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喻和象征等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学问、名誉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