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赖广文士仰先生》
《挽赖广文士仰先生》全文
清 / 陈家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豳风(bīn fēng)的意思:指古代豳国的风俗习惯,也用来形容古代的乐曲。

抱同(bào tóng)的意思:指人们意见一致、观点相同的情况。

道山(dào shān)的意思:指人们的道德修养高尚,品德正直,行为端正,具备崇高的道德风范。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交游(jiāo yóu)的意思:指与人交往、结交朋友。

累世(lěi shì)的意思:代代相传、世世代代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凭吊(píng diào)的意思:指依靠回忆、思念来怀念或悼念已故的人。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潸然(shān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时流泪的样子。

省识(shěng shí)的意思:省悟,领悟到事物的真正意义或道理。

生面(shēng miàn)的意思:指刚刚见面或者认识的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雅抱(yǎ bào)的意思:指言辞文雅、态度亲切。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曾累(zēng lèi)的意思:形容过去经历过的辛苦和努力。

鉴赏

这首挽诗《挽赖广文士仰先生》由清代诗人陈家驹所作,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省识先生面”,点明了诗人与逝者曾有过一面之缘,虽短暂却留下深刻印象。接着,“流光四十年”一句,以时间的跨度强调了两人相识相知的深厚情谊,四十年的时光仿佛在瞬间流逝,凸显了友情的珍贵与逝者的不可替代。

“交游曾累世,文字亦因缘。”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并非偶然,而是基于长久的交往和共同的文字爱好。通过共同的社交活动和文学创作,两人建立了深厚的联系,这种联系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雅抱同秋水,豳风入野弦。”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两人的友情比作清澈的秋水,寓意纯洁而深邃;同时,引用了《诗经·豳风》中的诗句,暗示两人在文学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和共鸣,如同田野间流淌的乐章,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最后,“道山归去也,凭吊剧潸然。”诗人以“道山”象征逝者的精神世界,表达出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在道山归去之际,诗人不禁泪眼婆娑,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描绘了诗人与逝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悼,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诗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陈家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咏怀·其十一

东邻勤力田,追呼困里役。

西邻善行贾,妻子服丹碧。

北舍游冶场,车马新赫奕。

咄哉南山翁,穷年老六籍。

(0)

美女篇

美女姣幽姿,高阁日初迟。

重关鱼钥彻,邃闼捲罗帏。

春风玄禽语,春露丰茸滋。

床前濯素手,对镜画蛾眉。

蝉鬓安钿掠,金爵盘青丝。

环声振皓腕,飘摇香泽微。

珊瑚交玉佩,明珠翠带垂。

娃僮谙细语,保姆警容仪。

静态辞游伴,矜情习礼诗。

妙质年三五,令淑国人知。

媒氏徒佻巧,玉帛旷佳期。

紫兰开更落,恬坐阅芳时。

(0)

长歌行

王乔骖青鸾,缑岭碧云端。

吹笙彻洛水,举手辞尘寰。

玄迹千载后,灵祠留世间。

石坛风谡谡,仙音几时还。

绿鬓不服饵,白日凋朱颜。

(0)

宫词·其六

白苧杨阿总断魂,木难长绝掌中恩。

容矜二八能倾国,队逐三千学倚门。

惭睹鸳鸯游皓月,憎闻鹦鹉话黄昏。

窗前仙跸无寻处,弱草青馀辇路痕。

(0)

夏日述怀

高卧枕书帙,凉风复在兹。

沉吟适会意,起舞临前池。

剑光拂日彩,零乱满荷衣。

舞罢忽搔首,流涕横交颐。

青天万里道,持此将何之。

侯生监夷门,朱亥隐屠儿。

天不生信陵,白头谁见知。

长嵩虽淩霄,蒲柳尝见嗤。

但逢春色茂,宁问雪华欺。

富贵吾自有,所忧非厥时。

秋霜不避人,将来变绿丝。

(0)

明珠曲

大海明珠得最难,白云渺渺水漫漫。

山川至宝多灵秘,不世佳人奉一丸。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